发布时间:2009-10-21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海杰 责任编辑:jack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2 iso: 1600 快门: 1/250s 光圈: f4.5 062253452b7.jpg (71.2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8 09:50 上传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2 iso: 1600 快门: 1/250s 光圈: f4.5
062253452b7.jpg (71.2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8 09:50 上传
作为国内学术性最强的摄影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已举办了4届。将于12月5日在广东连州开幕的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打新闻摄影。为此,色影无忌独家专访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术总监段煜婷,提前对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进行全接触。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建国60年新闻摄影大展示
色影无忌:本届连州摄影节的主题是“在场与再现”,确定这个主题出于什么考虑? 段煜婷:因为我们今年实际上是围绕新闻摄影展开我们的展览。这个主题是有背景的,摄影节每年都有主题变化,但我们做摄影节都有一个一贯的价值观,我们希望做这个摄影节,更多地去告诉观众:这是开放的,在认识这个媒介的时候是开放的,在展出这些东西的时候是开放性的、实验性的。比如说我们前几届的展览,第一届讲多重视角,在传统意义对于摄影理解的运用之外,在风光、沙龙之外,作为一个媒介来讲,它是不是只有这些形式呢,是不是只有这些形式的摄影师用相机去表达呢?
特别组合:牛畏予+铁矛、唐•麦库林+贺延光
色影无忌:你前面说到的开放性和实验性,这个具体在作品中怎么呈现? 段煜婷:这也正是我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因为整个摄影节最重要的是展览,我们要通过展览来呈现我们对于新闻摄影的理解,我们的展览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传统意义的新闻摄影的呈现,比如说我们有一个60年的《人民画报》封面展,还有60年一些新闻瞬间的展览,还会有一些重要的媒体,比如说《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这些重要的媒体的摄影记者的展览。传统这块也需要挖掘,不能够只做成当下的摄影媒体的作品展示,比如说,我们找到了新华社的牛畏予,《中国青年报》的铁矛等新闻摄影史上一些很重要的摄影记者。我们发现,他们手里有一些片子是当时没有发表出来的,那些没有发表的照片很可能也是有意义的,这个可能会从更深入的层面去思考新闻摄影对于时代的意义。比如说牛畏予的片子,我们会做个展览,叫做《历史的负片》,他是新华社很重要的一个老摄影记者;而铁矛,我们会做他那些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其中有一张毛主席在机场迎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的照片,那张照片在那个年代被做成宣传画,普通人挂在家里的那样一个作品。他的展览,我们叫《历史的正片》。这样做,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来,大家看到的东西也是比较丰富的。
062253452b7.jpg (56.67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8 10:01 上传 1957年4月15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机场迎接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骆夫。铁矛 摄
062253452b7.jpg (56.67 KB, 下载次数: 15)
2015-1-18 10:01 上传
062253452b7.jpg (100.41 KB, 下载次数: 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8 10:03 上传
062253452b7.jpg (100.41 KB, 下载次数: 18)
2015-1-18 10:03 上传
患战斗疲劳症的美国士兵在等待车辆离开前线, 南越1968年越战。唐•麦库林(Don McCullin ) 摄
2111512I255.jpg (51.37 KB, 下载次数: 1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1-18 10:06 上传
2111512I255.jpg (51.37 KB, 下载次数: 17)
2015-1-18 10:06 上传
论坛 王庆松 摄
流媒体成为关注话题
色影无忌:你所说的关注流媒体,在探讨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亮点? 段煜婷:这个只能通过影像的方式去呈现,通过录像和投影的方式,呈现上不会有多大的展示空间,也没有多少很新奇的方式,这个倒不会有那么多花样。我们会做大概有20多个流媒体作品的展示,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把对于流媒体的探讨会做成一个论坛,我本人和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也是抱着有待研究和观察的立场,并不是像很多身在其中的朋友那样,认为流媒体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要灭亡。我们希望的是这样的问题和强烈的观点出来的时候,有理性地探讨和引导。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