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474|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胜利:“义”在陕西群体里依然不过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4-19 17: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胜利:“义”在陕西群体里依然不过时

发布时间:2010-05-31 来源:无忌原创 作者:海杰 责任编辑:jack

       《民间》第二期将于6月5日在西安隆重开展,作为前不久展出的《民间》系列展的延续,《民间》第二期推出的摄影师作品着力于日常影像实验和西部民生关注。

        在此展览即将展出之际,无忌就西部摄影的相关话题对展览策展人李胜利进行专访。


         延伸阅读:

         民间10x10:陕西纪实摄影展

         专访陕西纪实摄影展《民间·10×10》策展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钱 +50 收起 理由
安逸001 + 30 相当给力!
唐河老徐 + 20 相当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37 | 只看该作者

路泞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38 | 只看该作者

“作为西部摄影者,关注西部民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色影无忌:《民间》第二期还是第一期的立意延续吗 ?与第一期相比,似乎第二期的新闻记录性更强一些?

        李胜利:是的,第二期依然本着民间的精神;依然推出10人,每人十幅作品。第二期的主题更近距离地接近现实生活,甚至有些时事的题目,比如李少童的《十月》,就是以2009年国庆节期间全社会充满警惕的情景为主题的。作为纪实摄影,对人,对社会,对世事,对时政的关切,应该是它的本能反应。只不过因作者的旨趣和观念不同,便产生了多种的切入点和多种题材的发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39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FZ50    iso: 100    快门: 1/200s    光圈: f4

李少童作品《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3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对于皇陵的拍摄,比如唐陵和明陵,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拍摄点,闫新法拍摄的《皇陵与百姓》、《民间》第一期里秦岭的作品,还有这次张辉的作品,都是针对这一空间来呈现的,我想说的是,这个主题的深度建设性在哪里?

        李胜利:闫新法的《皇陵与百姓》我没见过,但秦岭的《唐陵》和张辉的《明陵》相比,却是不同年龄所持有的不同视点和手法。秦岭拍摄唐代十八陵,从环境和主体的关系入手,以情节、情趣为主,融入了时空的变幻。而张辉则以陵寝的石雕为主体,仅以环境为衬托;明显的表现出主观的视觉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2 | 只看该作者
帝王陵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彻底阐述,对于摄影来说,似乎很难;但对于文字来说就得手应心。但以上三位作者选择了这个难题,且分别以不同的立意和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帝王陵存留的石雕,不仅仅是昔日帝王风采显赫的凭据,它还是中国遗产保护对象。对于纪实性摄影来说,无疑,这是个比较重要的值得关切的题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3 | 只看该作者

张辉作品《藏着的明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3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此次《民间》,似乎对西部民生尤为关注?

        李胜利:这不仅是西部人生存的确艰难的现实逼迫我们关注,还在于我们陕西的一些区域本身就属于西部。当然,不论从西安还是延安、宝鸡,只要上路,不出3个小时,就会进入陕甘两省,这些都是西部自然条件最恶劣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作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而在筹备这次《民间》时,我们更有意选择了近些年坚持关切陕甘宁边区民生题材的摄影者,有意加大了这方面的分量。因为作为西部摄影者,关注西部民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个“义”,就是历史的摄影的双重责任,这个“义”,也是陕西群体曾经坚持、张扬的,是“大义”,在今天仍然不会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5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NORITSU KOKI QSS-32_33    iso:    快门:    光圈:

王尚勋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4-19 18:06 编辑




“其实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我们策划《民间》的主旨之一”


       色影无忌:《民间》第二期的内容给我一种“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对陕西群体识别符号的一种放弃。

        李胜利:其实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我们策划《民间》的主旨之一。因为20年前的陕西群体,是以开拓真实、冷峻的纪实摄影题材为使命的,在那个历史时期,曾经刮起一股“西北风”,所形成的影像风貌,有基本趋同之形势。而在今天,题材革命完成之后,对视觉上的多元追求显然会上升到先要的位置,而不同年龄段的摄影者身负的历史包袱大不同,他们拿出的图像也就带有多元的“不确定因素”。虽然有些进取带有实验性,但这种良好的开端应该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笨笨嘉 于 2015-4-19 18:08 编辑



张伟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8:08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 第二期的入选摄影师里有经常展出的摄影师,也有看起来扫街的摄影爱好者。作为策展人,你怎么能保证一个摄影公共话题的水准?

        李胜利:共同参展的摄影者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但富有经验的摄影师和涉入摄影不深的爱好者在面对“公共话题”的时候,我不是看他的资历,而是看他把握题材的准确度和表现力度。有时扫街的摄影者所揭示的“话题”会比较独特、敏锐,或许他在手法上还欠娴熟,但却值得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8:09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PENTAX  PENTAX K-7    iso: 100    快门: 1/400s    光圈: f7.1

张慧安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8:09 | 只看该作者

   色影无忌: 是不是可以将《民间》第二期理解为一次关于日常的影像试验,就是打破严格的构图和画面的典型性?

        李胜利:我很同意你的看法。我在回答你上面问题的时候,曾经说过,要肯定和鼓励那些视点比较独特,发现比较敏锐的年轻一代,去勤力地多做一些“日常的影像试验”。而历史传承的“典型性”,往往会形成一种“窠臼”和固定的模式,进而可能会阻止影像生动鲜活的开拓和发展。所以,不断推出新人、新气象的展览,会有可能保证陕西摄影克服固步自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9 18:10 | 只看该作者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200    iso: 500    快门: 1/100s    光圈: f6.3

岳宝群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