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4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玩最小巧的无反系统-宾得Q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4-22 21: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把玩最小巧的无反系统-宾得Q的故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1 | 只看该作者
宾得PQ是目前史上最小的微单,复刻的是胶片时代的AUTO110。PQ不仅是相机尺寸最小的微单,也是感光器(1/2.3)最小的微单,不过在Q7(1/1.7)诞生后,稍微大了那么一点。PQ拥有非常复古的机身和镜头设计,并把胶片时代的镜间快门也继承了下来。由于机身非常小,看起来十分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1 | 只看该作者
PQ虽然机身很小,但是系统却相当专业。配备了和单反完全一样的操作系统,RAW,曝光补偿,M档等一应俱全。为那么小的底配备如此专业的系统,让人感觉十分行为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镜头 
  PQ的镜头现在已经达到8只。看起来挺复杂,还编了号。其实很容易分辨,AF镜头都是牛头,MF的都是普通镜头。
  01 STANDARD PRIME:39.0mm F1.9,8片5组,40.5mm口径,37g,AF,镜间快门,ND滤镜,SP镀膜,金属卡口。
  02 STANDARD ZOOM:23.0mm~69.0mm F2.8~F4.5,8片7组,40.5mm口径,96g,AF,镜间快门,ND滤镜,SP镀膜,金属卡口。
  03 FISHEYE:16.5mm F5.6(固定),6片5组,29g,MF,塑料卡口。
  04 TOY LENS WIDE:33.0mm F7.1(固定),4片3组,21g,MF,塑料卡口。
  05 TOY LENS TELEPHOTO:94.0mm F8(固定),3片3组,18g,MF,塑料卡口。
  06 TELEPHOTO ZOOM:69.0mm~207.0mm F2.8(恒定),14片10组,40.5mm口径,90g,AF,镜间快门,ND滤镜,SP镀膜,金属卡口。
  07 MOUNT SHIELD LENS:53.0mm F9(固定),1片1组,8g,MF,塑料卡口。
  08 WIDE ZOOM:17.5mm~27.0mm F3.7~F4,10片8组,49.0mm口径,75g,AF,镜间快门,ND滤镜,SP镀膜,金属卡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4 | 只看该作者
PQ所有的镜头都是全开可用,因为底很小,所以全开也不会高度虚化。另外PQ尽量不要用比F4更小的光圈,超过F4后,画质会剧烈下降。由于在光线很强的情况下要保持F4是很困难的,所以PQ所有的AF镜头都配备了ND滤镜,并且有1/8000秒的电子快门。通常都能够保证把光圈压制在F4以内。用PQ的秘诀是能全开就全开。PQ所有的AF镜头都自带镜头快门,内闪同步是1/2000秒。在户外大光比的场景,可以通过高快门来压暗背景,同时高速同步的内闪来打亮前景。轻松完成单反需要通过外闪来完成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4 | 只看该作者
PQ的真正画幅是4/3,虽然也可以使用单反的3:2比例或者16:9。但是原生尺寸的确是4/3,其他的尺寸都是裁减的。建议直接使用4/3幅面,用足CMOS以免错过一些精彩的细节。PQ因为底小,所以高感比单反要逊色很多。初代Q的高感最高是6400,可用范围只到1600。3200开始就很难入眼,不建议使用。Q7因为底大了一些,最高高感提升到12800,同样建议降2挡,以3200为可用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5 | 只看该作者

01可以获得更多的细节,以及好用的大光圈,它至今依然是Q系统的第一牛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6 | 只看该作者
后期软件
  PQ的随机后期软件是SDSP3,但是不建议使用,因为无法发挥PQ的真正实力,建议使用K3的随机软件DCU5。DCU5可以使PQ获得非常纯正的色彩,以及所有机内效果。
可以说,如果不使用DCU5,PQ就是一个普通的卡片机。一半的实力都发挥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7 | 只看该作者
PQ因为底小,所以无论是底感还是高感的片子都需要降噪,DCU5通过强大的算法,能够将PQ的画质提升到超越卡片机的境界。其实PQ无论在前期和后期都比单反要复杂一些,所以只有单反用户才有可能熟练使用。它在普通用户手里只能是玩具,出片可能还不如卡片机。但是在单反用户手里,它可以有很高的出片率。所以,PQ是一个专业的玩具,是宾得变态的行为艺术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对焦
  关于PQ的对焦,PQ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对焦模式,包括峰值对焦和区域放大,很方便转接。由于Q系统的自动镜头马达速度很快,而且静音。另外小底相机对景深不感冒,所以不太容易跑焦,很多糊片都是因为快门不足导致。所以我觉得Q系统的对焦效率比单反要高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2 21:49 | 只看该作者
由于单电的取景效率比单反要低不少,所以使用高效的对焦模式是很重要的。我一般使用的是追踪对焦模式,这个模式在合焦后,无论是被拍摄者还是拍摄者,只要不是剧烈运动,相机都能自动调整并保持目标的合焦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