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暖色雪地 于 2015-5-3 16:26 编辑
福 神 什么是福?《尚书·洪范》中说: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韩非子·解老》说:“全寿富贵之谓福。”福就是健康长寿、富贵安宁,万事顺心之意。 福神名阳城。据《唐史演义》记载,阳城,唐定州北平(今河北完县)人,字亢宗,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进士及第后,被李泌荐举为谏议大夫。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大将陆贽被奸相裴延龄诬陷,德宗欲杀陆贽,满朝文武不敢劝谏,只有阳城冒死力谏,救了陆贽。朝中金吾大将军张万福赞道“朝廷有直臣,天下太平矣。”从此阳城名倾朝野。 后来,阳城因谏德宗不要重用裴延龄,触怒德宗,被贬道州(今湖南道县)。道州百姓因水土原因,身体都十分矮小,多为侏儒。据《旧唐书·阳城传》载:当时朝廷诏令道州每年都要进贡男子,号为“矮奴”。阳城到道州后,禁以良为贱,“悯其编氓百姓岁有离异之苦,乃抗疏论以免之。”道州百姓感其恩泽,特建祠供奉,尊为福神。诗人白居易在《道州民》一诗中赞道:“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赐,欲说侍君先下泪;仍恐儿孙忘侍君,生男多以阳为字。” 《道藏·搜神记》中记载的福神名杨成,本道州刺史。汉武帝爱道州民矮以为宫奴玩戏,每年须贡数百人。杨成上疏说:“本州有矮民,无矮奴也。”武帝感悟,遂不再让道州进贡矮民。民感杨成恩德,立祠供养,以为福神。 2、禄 神 禄神是掌管官职禄位之神。娄师德,唐朝宰相。年轻时身患痨病,十分虚弱。有一天,一个道人从他面前经过,说道:“我观你印堂发暗,天灵无光,若无贵人相助,三日必死。”到了第三天晚上,娄师德见从外边闯进一个紫衣人,从怀中取出弹弓,扣上弹丸,不由分说,便朝他面门射了过来。娄师德心想必死无疑。谁知过了许久,不仅没死,反觉神清气爽,飘飘欲仙,病痛全无。娄师德心里想,此人便是贵人了,便跪下问是何路神仙。紫衣人告知是禄神张仙,说着把娄师德带到“司命署”的一间石室里,让其查阅禄命典藉。娄师德打开一看,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藉贯、进士及第、当宰相的时间及八十五岁寿终全部记录在案。娄心中大喜,正准备离去,忽从门外闯入一头怪兽,手执画天戟喝道:“大胆娄师德,岂敢乱翻禄藉!”娄师德吃了一惊,方知是南柯一梦。以后娄师德果然如梦中所示高官厚禄,位居宰相。后来,人们尊张仙为禄神。 3、寿 神 寿神,来源于古代的星宿崇拜。《尔雅·释天》说:“寿星,角亢也。”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东方七宿的头二宿,故郭璞注曰:寿星“数起角亢。”《史记·天官书》说:在天狼星东南有一颗大星,叫南极老人星。老人星出现天下太平;不见则兵起。《汉书·天文志》说:“仲秋之日,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部老人庙。” 周秦以来,寿星在历代王朝中皆被帝王列入祀典。到了明代,国家祀典虽废,但在民间则广为流传。元明时期,寿星形象经常出现在评弹、杂剧中,如《白蛇传》中南极仙翁(寿星)赠灵芝给白娘子以救许仙。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小说。在杂剧中也有《南极登仙》、《群仙祝寿》、《长生会》等。 明代以后,民间常常把福禄寿三神合为一起祭祀,企求富有、富贵、长寿。 4、东方朔 东方朔,汉武帝时人,小名曼青。《太平广记》卷六载,黄眉翁指母以语朔曰:“昔为我妻,托形为太白之精,今汝亦此星之精也。”《独异志·卷上》载:“汉东方朔,岁星精也,自入仕汉武帝,天上岁星不见。至其死后,星乃出。”时任太中大夫。武帝晚年好仙术,东方朔常以神仙灵怪说给汉武帝,汉武帝对他宠信有加。有一次,有人给汉武帝进献不死酒,给东方朔看,东方朔接手后一饮而尽。汉武帝大怒,欲杀东方朔。东方朔说:要能杀死我,此药不验;如果然有验,杀亦不死。汉武帝对他很佩服。据《神仙传》记载,东方朔拜太上真宫谷希子为师,得钟山和神州真形图,后为西王母侍臣。据《汉武帝内传》记载,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乘龙飞去,不知所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