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6 09:15| 发布者: cpnoz| 查看: 129| 评论: 0|来自: 大河网-大河报
摘要: 大河报记者李晓波 文 吴国强 摄影)一周前,百余名摄影爱好者来到洛阳市隋唐植物园采风,摄友李家山却成了焦点。他拍了20多年照片,还是头一次被这么多摄像机对着。原来,摄友们是被李家山怀里的自制大画幅相机迷住 ...
大河报记者李晓波 文 吴国强 摄影)一周前,百余名摄影爱好者来到洛阳市隋唐植物园采风,摄友李家山却成了焦点。他拍了20多年照片,还是头一次被这么多摄像机对着。原来,摄友们是被李家山怀里的自制大画幅相机迷住了。 在头上蒙上一层盖布、对着取景器被摄体倒影进行创作、按下手里的快门……游客看到这个稀罕物,啧啧称奇。 今年55岁的李家山是洛阳一家星级酒店的高管。他说,现在数码相机让摄影变得简单了,一部分人喜爱用数码相机摄影,但还有一部分人则喜爱老式相机的传统技艺,而他就属于后者。上图:别人眼里过时的东西,在他这里都是宝贝。
1年前,李家山迷上了大画幅相机,经常上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为啥不自己动手做呢?”李家山有使用胶片相机的经验,又喜欢动手,说干就干,今年初,他从网络上下载了一张高清晰的4x5大画幅照相机图片,就比葫芦画瓢开始做了。上图:李家山相机取景器里的场景
“我先从网上买来一个皮箱,然后根据皮箱尺寸制作镜头、取景框架。”李家山说,由于没有经验,就像摆积木一样,把东西堆积在一起,打孔、固定,20天后,第一台大画幅相机制作出来,但非常不好用,伸缩不顺畅。上图:这台相机快门、光圈都是在镜头上调的
有了这次经验,李家山又仔细琢磨,再次动手做,这次仅用10天时间就做好了。“大画幅的胶片摄影,从按快门、拍摄、暗房冲洗,到最后出片,整个过程乐趣十足,又充满期待。”他拍下自制的大画幅相机,发到摄友qq群后,引得洛阳摄友纷纷称赞,并相约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一睹大画幅相机的“芳容”。上图:掀开盖头,一起瞅瞅。
在李家山的办公室里,摆放着数十台老式照相机,有上世纪国产的海鸥、梅花、珠江、长城、牡丹牌子的相机,还有日本产的玛米亚、福伦达,苏联产的泽尼特等。上图:做好了拿出去试试看看效果
“这些相机大多是我从小区居民手里收来的,成色和品相还不错。”李家山说,他从2000年起,骑着摩托车到市区一些小区内摆摊收相机。有时一蹲就是大半天。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他收到了70多台老式相机。 如今,李家山的摩托车换成了轿车,只要有时间,他还会开着车摆摊回收相机。“起初纯粹是喜爱,但慢慢觉得,收藏相机是在传承影像文化,一定要坚持下去。”他打算设立一个老式照相机陈列室,让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上图:李家山收藏的相机大都是这样收回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