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评选的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奖项设置及评选方法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变。2015年1月8日,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在宁波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颁发。图为颁奖现场。 陈黎明 摄
创新与突破
新闻摄影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摄影行业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况。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以纸媒为核心媒体产品的报业集团、新闻传播集团、出版机构在步履艰难地寻找出路。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报业集团对一些曾经创下过辉煌历史的报纸和杂志宣布休刊或停刊,如上海文广集团、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等机构的《新闻晚报》《竞报》《心理月刊》等,都倒在了媒体转型的探索之路上。一直在坚持的众多纸媒,由于广告量的下滑,版面也相应减少,这些都直接消减了对新闻摄影照片的需求。
另一方面报业集团也在积极地开拓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数字版新闻传播产品。上海报业集团改革的第一个成果——新媒体产品“澎湃新闻”,主要针对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一个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立志打造“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澎湃新闻”自2014年7月上线以来,不仅在移动客户端迅速获得了大众的接纳,也在门户网站等互联网平台上被广泛转载,成为了原创新闻的重要生产方。“澎湃新闻”是从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创办年轻的财经类综合性日报《东方早报》出发的,以同一采访团队,不同采编方式,以“新闻与思想最大的平台”为口号而打造的具有原创性、互动性的新媒体政经类新闻产品。
新闻摄影的生产也由之带来了挑战。首选摄影主体,已由专业摄影师扩展到了普通民众。每一个人既是新闻的传播者、接收者,也是生产者。APP软件的丰富,让摄影变得精彩了许多。比如,google、cinemagram、ios软件,让静态摄影有了局部动态或全部动态的更多新颖变化。
手机摄影作品在世界级新闻摄影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引发关注,再一次印证了移动互联时代对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的深远影响。澎湃新闻含有新闻的追问和跟踪功能,是“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澎湃”(The Paper),在创造一种原创性、互动性新闻,提供移动阅读,探索新媒体语境中媒体盈利模式。在澎湃新闻中,所有的新闻信息都配有图片,这是新媒体新闻与纸媒最大的不同。借助新媒体,新闻摄影照片作为产品,其需求量成几何增长速度增加。《新周刊》杂志社主持的中国年度新锐榜,东方早报和“澎湃新闻”双双入围,分别获得年度报纸提名与年度新媒体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