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只有两个城市敢称的上“大”字,那就是大上海,大武汉。很早就知道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组成。如今站在它的面前,我终于明白了这个“大”字的深远意义。通过几天的零距离接触,看到了它的繁荣,它所承载的历史,它的南北文化在这里是如何地集中,交融,碰撞。武汉热的像团火,城市热闹,人们热情,天气炎热,果真不愧为中国的四大火炉之一。武汉有大的胸怀,大的兼容,大的内涵。 武汉的黄鹤楼,它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并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1927年春,毛泽东登临黄鹤楼,酒后面对滔滔江水,心潮起伏,写下诗篇,“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历代名仕都到这里游乐作诗,著名诗人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流传至今,外孙子很小时就能倒背如流。可惜原楼已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修葺的,当我看到它时还是很震撼。尽管天气格外燥热,可是黄鹤楼内开着空调非常凉爽,进入黄鹤楼迎面中部大厅墙上高大的景德镇陶瓷浮雕,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很多游人争先恐后的在浮雕前合影留念,闪光灯在不停的闪烁。黄鹤楼拾级而上,每层都有回廊和诗词书画展览,供游人参观。爬上5层楼,高度也就50多米,不算累,看到楼顶上伸出去的翘角凌空舒展,恰似黄鹤腾飞,眼前的黄色琉璃瓦覆盖四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黄鹤楼色彩绚丽,雄奇多姿。放眼望去武汉城市市貌尽收眼底,滔滔江水中的大桥横跨长江两岸,在这里瞭望,观赏,吹风纳凉是不错的选择。黄鹤楼是古典与现代熔铸、诗化与美意构筑的精品,是武汉地标式景观建筑,黄鹤楼不愧为国家旅游胜地5A景区。现如今信息时代的黄鹤楼前设立了“黄鹤楼邮局”游人可发几张明信片,寄给朋友或自己,坦露一下观看黄鹤楼的心情感悟,有意思吧。 沿着石板路过了白云阁和十几座高大的石牌坊,便是为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而建的武穆亭和大型铜像。岳飞铜像后面有一座长达25.6米的青石浮雕,再现了岳家军驰骋征战,大败金兀术的场面,立碑上镌刻有岳飞书《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铜像旁边的一块巨石上刻有岳飞手迹“还我河山”,很多热血青年站此拍照,表达心声,爱我中华,保我河山,算我一个。在黄鹤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公园景区建筑颇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武汉闻名遐迩的古琴台,千古传诵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为纪念楚国钟子期和俞伯牙遇结知音、珍爱友情的典故而建。这古琴台也是多桀多难,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后历代屡毁屡建,最近一次为清朝嘉庆初年湖广总督毕沅主持重建古琴台。步入古琴台悠扬的《高山流水》乐曲,“高山流水觅知音,空竹文琴传钟伯”。令我陶醉,仿佛时光穿梭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如今的古琴台景点并不大,布局确十分合理雅致,准确的说是紧凑小巧有韵味,保留了当年古建筑的风貌,庭院、奇林、花坛、好一派古色古香的园林。具有文学价值的碑记,让我看到了大书法家酣畅淋漓,大气磅礴的书法珍品。还有根据“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人故事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和《知音同心锁》,其景亦可说是古琴台景观的演绎。按捺不住心情在它的左右和妻留影,寄望我们今生知音,永结同心,不离不弃。 归元禅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之一,位于武汉市汉阳翠微街西端,是清顺治15年(1658年)由白光法师兴建,是国内收藏佛像较多的一个佛寺。有一种说法“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可见归元寺在中国的地位。据说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县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才塑成的,进入罗汉堂,被它们的生动形象所感染,只见有的盘腿端坐,有的卧石看天,有的研读佛经,有的驱邪除恶,表情上,有的勇武,有的温良,有的天真憨厚,有的饱经沧桑,个个维妙维肖,活灵活现。武汉当地人说,进入归元寺一定根据年龄数数罗汉,数到那一个记住号码,到堂外解签处花上几元钱可领到罗汉图一幅,据说非常灵验。 武汉是一座具有悠久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武汉之行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以及风土人情令人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