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旅游新城张家界 邵颖摄 ![]()
2013年5月15日,市委书记杨光荣(前排右四),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显辉(前排右三)等就该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情况进行调研。 (张家界市规划局提供) ![]()
市民在古人堤公园里快乐地健身 易善任摄 ![]()
环卫工人正在打捞澧水河里的垃圾 邵颖摄 ![]()
市城区“五路”提质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后的大庸西路 邵颖摄 日前,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中国十佳最干净城市榜”,张家界竟然榜上有名,成为湖南唯一上榜城市。 个中原因,耐人玩味,值得深思。 曾几何时 ,张家界人为拥有世界级绝版风景引以为豪。然而,风景的美丽却遮掩不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与之匹配的城市却是张家界人心中的“痛”。规划布局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市民素质低,一个边远贫困山区的小县城如何打造成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兴旅游城市? 这是一个盘桓了20多年的难题。建市20多年来,为了城市发展,张家界人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可谓费尽心机、殚精竭虑。 或大或小、或快或慢,这座城市一直在变。但变化最明显的是近两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成为国际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将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列为“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六大行动之中的重中之重,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攻坚战。 城市之变,道路建设首当其冲。“五路”提质改造工程、绕城公路西段工程、滨水环线工程、小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相继实施,不仅完善了城市交通,让行车更舒畅,而且改善了城市环境,让城市更干净靓丽。 同时,澧水风貌带、棚户区改造、“穿衣戴帽”、花园绿地等市政工程建设力度空前,城市品位悄然发生质变。分管城市的副市长龚明汉介绍,两年内,张家界仅城市建设投入资金15.4亿元,涉及城市建设项目28个。 城市之变,不仅仅在于建设,更在于卫生文明创建。 以省级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六城”同创为目标,通过提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外部环境、违建监管、“门前三包”、市民素质等“八大提质”让城市逐步“变脸”。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张家界人建设和管理城市又一成功招数。在热火朝天推进大街大路的同时,他们对城市的小街小巷也予以了关注。“改造百巷、造福百姓”战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酣睡中,700余名环卫工人已开始忙碌在大街小巷,对市城区50条主次干道280万平方米路面进行“两扫三保两冲洗”。文明创建,各个单位有任务,人人头上有责任,“平安满意在张家界”、“城市清洁日”、“保护母亲河”、“道德大讲堂”、“美景美人”等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市委书记杨光荣多次深入社区、街道调研城市创建,市长许显辉经常来到马路边,他督查卫生情况发明了自己的“绝招”,他总会在最角落处摸一摸,看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