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
体育课,卡尔(左一)选修了他从小就痴迷的中国武术,一招一式虎虎生风。 ![]()
2013年9月1日,卡尔第一天去长沙的高中上学,他选择了和多数长沙孩子一样的方式——挤公交车。 ![]()
傍晚时分,卡尔和同学放学后走向公交站。从背影看,他和同龄的长沙孩子没什么区别。 ![]()
→卡尔随长沙家人到湘西凤凰旅游,用相机记录下心中的湖南民俗。 图/文 记者 陈飞 通讯员 刘向军 每天清晨6时多起床,简单的早餐后,背着书包挤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上学;傍晚6时多放学后,再挤公交车回家。这是卡尔每天的生活轨迹。乍一看背影,16岁的卡尔和长沙本地高中生没什么区别,但他有个特殊的身份:来自德国斯图加特的“国际高中交换学生”。 2013年8月,坐了10多个小时飞机再转乘火车后,卡尔来到离家万里之外的长沙,在长沙市一中插班上学。课后,他住进中国爱心家庭,感受地道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离家这么远,且来到的是一个文化差异巨大、语言完全不通的国家,对内向而敏感的卡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刚开始的那一段日子,卡尔显得拘束和腼腆。但他语言天赋不错,几个月下来,卡尔已经能说不少带长沙味的“塑料普通话”。入乡随俗,卡尔开通了QQ和微信,把长沙的“爸妈”和同学都加为了好友,现在已经可以熟练使用QQ了。 和中国孩子一样,卡尔也喜欢看电影上网。班上大部分同学是长沙本地人,卡尔的日常学习生活也和其他同学一样,紧张而枯燥,长沙的同学很喜欢卡尔,经常相约一起打球、吃饭和逛街。在长沙,卡尔学会了打乒乓球,尽管连小学生都打不过,但他明白,自己回国后却很可能是一名“乒乓球高手”。 在班上,来自意大利热那亚的法比奥是卡尔的“死党”,两人都酷爱饺子和咖啡。和安静、严谨的卡尔不同,法比奥有着意大利人的热情、开朗、自来熟,路上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用中文说:“你好”,即便别人没反应也毫不在意。 虽然来自国际时尚之都意大利米兰,但17岁的索菲亚总是爱穿长沙市一中的校服。个性开朗的索菲亚脸上总带着笑意,她不怎么爱体育,在了解记者的来意后,她说:“你就拍我上课的样子吧,那样更好看!” 来到一个饮食习惯完全不同的东方国家,特别是重口味的长沙,吃的方面是个问题。不过,卡尔适应能力很强,现在已经能熟练使用筷子,辣椒也能吃一点。长沙米粉经常是他的早餐,最爱的是饺子,怎么都吃不腻,最多的时候一次吃了一斤,吃前也跟长沙人一样爱蘸点辣椒油。 周末和节假日,长沙的“爸妈”常带他们出去逛逛,走走亲戚、逛逛街、爬爬岳麓山等。英俊的卡尔、法比奥很受女孩子欢迎,常常有“花痴”搭讪求合影。 半年多以来,卡尔已顺利融入长沙的生活。在这里,他度过了16岁生日,第一次在国外过万圣节、圣诞节。长沙给他的印象是:很大、很现代、有文化味、天气多变、食物很辣但很可口。“我喜欢长沙的味道!”卡尔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