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36|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慢门真玩精了吗 长曝光手法中的小秘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5-11-16 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慢门是一个比较常用的拍摄手法了,很多摄影老鸟都对这个手法表示“不屑”,觉得都是自己玩剩下的了。笔者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些老鸟虽然“玩”过这种技巧,但要说玩得好,玩得“精”,他们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今天笔者就来义务分享一下自己总结的几个在长曝光手法中别人一般不会轻易告诉你的小秘密。

特别提示:本文中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预判天气很重要

天气的掌握是首要课题,因此气象信息的判读对于慢门摄影来说相当重要,许多资深老鸟在这方面投注了许多热情,来藉此分析出片的机率,避免无功而返。



而一般朋友或许看不懂雷达图,不过仍是可以掌握基本的风向和能见度信息,尤其能见度和好天气并不是正相关,必须藉此判断合适的拍摄地点,才不会大老远白跑一趟。



例如从香山上向北京市区拍摄,这时能见度最好要有18km以上,才能得到纯净的影像画面,反之则建议另觅拍摄地点,找适合近距离拍摄的景物。



如果是在天气变化特别剧烈的条件下,大家在拍摄长曝光摄影作品时就要特别注意对于参数的设置了。



例如在你开始曝光时是晴空万里,在拍摄中突然变成多云的天气,那么你在开始拍摄时的晴朗条件下的测光和拍摄参数都不适用于多云的天气,这时比较容易出现曝光不正确的情况。所以提前掌握天气状况是拍摄长曝光作品的必要先决条件。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url=][/url]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11-16 15:33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11-16 15:33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11-16 15:33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0 金钱 +55 收起 理由
山水中人 + 20 精彩文章!
无形水 + 30 精彩文章!
红山幻影 + 2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4:14 | 只看该作者
脚架使用有技巧

带上一款三脚架去拍长曝光摄影作品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在长曝光时脚架的使用技巧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秘密了。



在拍摄前,大家要本着先构图再支脚架的原则来进行拍摄,否则早早地落下脚架后会有很大一部分朋友懒得变换机位,从而错失了拍摄良机。



在长曝光的脚架放置时有一个小技巧,一只脚指向拍摄主体,即是有两只脚分开向着你,并留下空间在相机前调整,首先这样不会容易绊倒脚架,而且当相机稍向下拍摄时,亦不会轻易前倾翻倒。



L型快装板在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手中出现的几率并不高,但对于专门拍摄长曝光摄影作品的摄影师们来说,L型快装板是它们拍出完美作品的必备配件之一。



上图很清楚展示了使用L型快装板与一般快装板的分别,在拍摄竖构图照片时,除了可以把相机整体重量集中在中轴外,相机的高度亦提高了。不仅不用牺牲稳定性去升高中轴以升高机位,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轻微晃动。



如果在拍摄时遭遇大风的话,可以利用三脚架底部挂钩增加整体重量,让重心向下移,有助提高整体稳定性。当然也要留心,如果你的配重表面积太大,风阻太强,大风吹到反而会碰到脚架,那就得不偿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使用反光板预升

对数码单反而言,有些名词和术语是与消费类相机相同的,例如光圈和快门等等。但也有一些名词是特殊的,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一个名词“反光板预升”。或许有些老鸟会告诉你,合理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将会提高拍摄质量,那么,究竟什么是反光板预升,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说到反光板预升,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数码单反的成像原理。数码单反取景时,反光板放下,光线从镜头射入,通过反光板反射向上,然后通过五棱镜(五面镜),因此我们可以从光学取景器里看到从镜头射入的光线。拍摄时,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直接射入到感光元件上,完成一次曝光。



可以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必定要经历一个“反光板抬起”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震动。



因此,对于拍摄长曝光摄影作品,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成像质量。反光板预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如果快门时间相对比较慢,那么这个震动就更会放大反映在成像上,造成照片模糊。



开启反光板预升后,按下快门键,反光板会抬起来但快门并不工作,只有当你再次按下快门后快门才真正打开,此时就不存在反光板抬起的震动对快门的影响了,从而可以保证画质。



但是,反光板预升后取景器会因为反光板已经抬起无法反光而变得一片黑暗,也不能再对焦了,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先用三脚架配合相机选定构图并锁定对焦。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11-16 15:34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11-16 15:34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11-16 15: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尽量避免光圈衍射

光圈衍射在很多老鸟口中经常会被提到,而对菜鸟来说,这个词简直就是天书奇谈一样令人无法理解。本次我们就先来深入展开一下,看看光圈衍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首先看景深是怎么形成的,一个物点,在像平面上成一个像点,远一点或近一点的物点在底片上出现的是弥散圆,我们对弥散圆有个容忍度,大于一定程度(全画幅的弥散圆直径为0.035mm),我们认为模糊了,在这个程度内我们认为清晰。这个弥散圆的直径随着画幅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有弥散圆的存在,就有了景深的存在。F64小组(一个古老经典的摄影组织)用的是大画幅银盐相机,银盐的颗粒有大有小,随机均匀连续分布在胶片上,银盐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1微米(现在的数码感光传感器像素普遍是3-7微米)。



银盐颗粒随机连续分布,一大群颗粒成像一个弥散圆,同下一个弥散圆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景深,采用极小的光圈。由于F64用的是大画幅相机,那种相机的镜头本身也很大,也就便于制造更小的光圈。在银盐相机时代,没有光圈衍射一说。问题的关键是银盐颗粒随机均匀连续分布,数码像素是点阵分隔排列分布。问题的关键----连续与分隔。



对于数码相机就不一样了,传感器上的一个像素点,就是一个完整的点,要让这个完整的点去区分一个物点,那就受到衍射限制。说到衍射,就涉及到波动光学。前面说的弥散圆,那只是在几何光学中推导的结果,认为一个物点,在像平面上就是一个像点(几何点,没有面积大小)。其实在波动光学看来,不是一个几何像点,而是一个斑(有一定面积,不是前面说得弥散圆),这个斑点叫爱里斑。在光圈缩小时,爱里斑也缩小,但达到某个极限之后,爱里斑反而增大。这个极限就是光圈衍射。光圈衍射是说两个爱里斑混在一起了,不能区分。
可以推导出这个衍射极限公式为:DLA=p/(1.22λ)。DLA叫衍射极限光圈,p是单个像素的直径,λ光波波长。 以佳能6D为例,p=6.54微米,λ=5100?(可见光波长的中间值),计算出极限衍射光圈值为f/10.5。在实际生活中也就是f/11左右,也十分符合评测的得分结果。虽然各款镜头和传感器的素质不尽相同,但我们普遍认为,只要光圈小于f/11,就有比较大的几率出现光圈衍射现象。



在实际拍摄时如果你缩小光圈,当然你将获得更长的曝光时间。在这一规则的驱使下,你或许会天真地认为仅仅动动手指头把光圈从f/11调整到f/22,就可以把曝光时间从30秒延长到两分钟。



但由于光圈衍射的作用,光圈太小会让图像的锐度将大幅降低。如果你已经使用到了f/11并且渴望更慢的快门速度,降低ISO或是使用减光镜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11-16 15:34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11-16 15: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4:15 | 只看该作者
严防曝光中的漏光

好不容易曝光了三分钟,预览时却发现照片充满了奇怪的紫边和炫光。这是为什么?尽管相机只想让光通过镜头进入,但不幸的是仍然有其他潜在途经会伤害到你的照片。



而它们中最著名的就是取景器。为了防止光线从这里进入,在对焦后记得罩上它。如果你的相机并没有给你提供一个盖子,你可以使用黑色胶带。



取景器漏光引发的最典型结果就是出现炫光。另外提一句,如果你使用的是无反相机,那么请忽略这个问题吧。



如果你使用插片滤镜系统,那么另一个可能存在的漏光途径就是滤镜间的缝隙,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摄影师喜欢螺口滤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用黑胶布。滤镜漏光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出现紫边。



最后如果你使用的是移轴镜头,或是安装了镜头转接环,漏光问题或许会出现在镜头上。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围巾或者衣物罩上它。



编者结语:

摄影中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拍摄手法,许多老鸟虽然都使用过这些手法进行拍摄,但对于这些手法的理解和用法仅限于浅尝辄止的程度。如果想要把一个拍摄手法真正玩到“精”的地步,除了坚持不懈的拍摄,还需要不断反思的探究精神。一旦玩“精”了,相信真正能令人惊叹不已的作品自然而然也就拍到了。

点评

好资讯!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好资讯!分享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好资讯!分享、学习。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 只看该作者
好资讯!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1-16 16:13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7_296:}{:7_296:}{: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8:42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好资讯!分享、学习。

谢谢红山幻影老师欣赏支持晚上好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2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8:43 | 只看该作者
红山幻影 发表于 2015-11-16 15:35
好资讯!分享、学习。

谢谢红山幻影老师点评加分支持晚上好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5-11-16 2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8:4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无形水老师欣赏支持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11-16 20: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老师精彩佳作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11-16 20: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5:27 | 只看该作者
经历不凡 发表于 2015-11-16 20:15
欣赏学习老师精彩佳作转载

谢谢经历不凡老师欣赏支持。顺祝老师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5:28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5-11-16 20:43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谢谢神州揽胜老师欣赏支持。顺祝老师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11-17 21: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老师佳作!{:7_3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