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5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王江 责任编辑:王江
2011年4月25日,在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首届满洲里国际摄影节拉开了帷幕。这个摄影节依托满洲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中俄蒙三国的民间摄影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作为本次摄影节的主要策划者,著名策展人那日松接受了色影无忌的采访。下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运作本次摄影节的过程和整体思路。
查看全部评分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13s 光圈: f2.2 1.jpg (53.83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26 07:48 上传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13s 光圈: f2.2
1.jpg (53.83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26 07:48 上传
那日松接受色影无忌的采访
色影无忌:这次由你来担任本次摄影项目的总监?
那日松:我是这次满洲里摄影节的总策划和策展人,很多具体的执行工作是这边的旅游局的人在做,我们只不过是策划。
色影无忌:这个摄影节的想法是怎么开始的?又是如何找到你的呢?
那日松:是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开始的。他们去年先做了一个美食节,这个美食节的发起人是拍冰雪的老摄影家郎立兴,他同时又是满洲里市的老市长。当地政府本想在今年的美食节上给他做一个个展,后来他决定还是把美食和美景结合起来做一个大一点的综合性展览。今年他正好在中国美术馆做展览的时候我帮他做的策划选片之类的。于是郎先生就干脆让我来帮他策划这个满洲里的摄影节。美食节已经是第二届了,等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了个摄影节。这个想法定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4月份了。于是我们决定就不要做的太大,做一个“中俄蒙”三国的摄影展览。以中国的摄影师为主,附带上一些蒙古和俄罗斯的摄影师。这个摄影节做的真的很仓促,从四月份到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它促成了。有些蒙古和俄罗斯那边的摄影师我都没听说过。
夜晚,满洲里市民在参观影展
1.jpg (65.8 KB, 下载次数: 9)
2016-1-26 07:50 上传
色影无忌:这些人你没听说过的话是怎么组织和构思展览的?
那日松:因为时间紧很多时候要碰运气,就是通过满洲里的外事办,包括旅游局的人,通过他们的关系约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兹克、布理亚特这些地方的摄影师,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邮箱,摄影师不断地把照片传过来。开始特别被动,因为是俄文,根本看不懂,我还让满洲里市政府的外事办翻译之后我再选,这样从蒙古和俄罗斯的投稿里最后选出本次参展的摄影家,选出来发现这些人确实挺棒。
色影无忌:当时投稿得能有多少人?
那日松:有非常多,因为我根本不认识这些人,完全根据片子的质量来选择,也不管他是当地的什么身份,完全是凭片子的好坏来选的。
色影无忌:具体运作的时候和满洲里这边的政府和组织者沟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
那日松:没有,非常顺利,地方政府很支持,从来没有这么顺利地做过一个摄影节。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25s 光圈: f2.5 1.jpg (57.02 KB, 下载次数: 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26 07:52 上传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25s 光圈: f2.5
1.jpg (57.02 KB, 下载次数: 3)
2016-1-26 07:52 上传
展览现场
色影无忌:是不是也因为满洲里当地去年做了美食节有了一定的成功的经验。
那日松:是这样的,美食节本身对他们餐饮产业的拉动很大,所以他们认为摄影跟旅游又相关,所以支持力度非常大。基本上在这两三个月期间之内所有的事情都搞定了,包括新闻发布会、策划展览、经费等等问题,全部非常快地解决了。
色影无忌:中国这边的参展摄影师是怎么确定的?
那日松:中方这边我们找了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做的主办单位之一,于是我想就侧重一些跟他们相关的摄影家。
色影无忌:我看展览中还是有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有影响力的摄影师?像王征、王文澜、谢海龙这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摄影师。
那日松:对,我觉得第一届摄影节要获得尽量大的影响力还要找一些当红的摄影家,最好是比较能够被大众所接受的摄影家,再选择一些新人或者再选择一些跟“食色中国”这个主题相关的摄影师。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 1.jpg (59.53 KB, 下载次数: 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1-26 08:01 上传
相机型号: Panasonic DMC-LX3 iso: 200 快门: 1/30s 光圈: f2
1.jpg (59.53 KB, 下载次数: 8)
2016-1-26 08:01 上传
色影无忌:俄罗斯和蒙古这些摄影师的作品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那日松:过去我觉得咱们中国对俄罗斯、蒙古的摄影基本是不了解的,当时我有一种想法就是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打开一个窗口,能够让我们都知道俄罗斯、蒙古的摄影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实际上通过这次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之内,甚至可以说一种撞大运的情况下还是让我大吃一惊,第一,蒙古的摄影家,我没有想到会那么棒,像《白灾之后》那组照片,是非常棒的一组报道摄影,另外一些黑白彩色的创意照片也很有意思,包括时尚摄影,你觉得跟国内不相上下。俄罗斯摄影师的作品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围绕贝加尔湖,因为邀请的摄影家几乎上都住在围绕贝加尔湖这个地区,都是以贝加尔湖的风光为主的,你会发现原来俄罗斯的摄影家跟中国差不多,都喜欢拍风光照片,你会觉得他们拍的风光非常棒。而且跟中国摄影师还不太一样,你看明显的就可以对比出俄罗斯摄影师拍的贝加尔湖跟内蒙摄影家拍的内蒙风光的区别,这跟两种文化差异是有关系的。俄罗斯那些摄影家,他们本身文化的底蕴是比较深厚的,他们在美术方面的训练,明显还是跟中国摄影家不太一样,国内的摄影家更多的还是受中国大的沙龙摄影的影响,唯美、形式感非常强,俄罗斯的风光照片更注重一种凝重的气氛或者是整体的气质,这跟我们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