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年春节厂甸庙会(文市区)(新华网记者 杨昱摄) 尽管“民俗区”搬到了陶然亭公园,猴年大年初二的北京厂甸庙会“文市区”,在东西琉璃厂,特别是海王村以东的琉璃厂东街,依旧游人如织。 北京宣武厂甸庙会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始于明代嘉靖,兴于清代康熙,盛于乾隆。过去,北京春节期间开放的有厂甸、白云观、大钟寺等八大庙会,其中尤以厂甸庙会最负盛名。庙会以新华街、海王村、火神庙、吕祖祠为核心地带,又以“厂东门”即琉璃厂东街为主。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每于正月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光绪年间《厂甸记》中说:“平时空旷,人迹罕至;至正月则倾城士女、如荼如云、车载手挽,络绎于途。” 过去,厂甸庙会以书画古玩为特点。杨新春《都门杂咏》写道: “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来都是读书人。”除了书画珍玩、册页扇面等古玩之外,也有京味小吃、空竹陀螺、风车风筝、针头线脑、杂物百货等,因此,厂甸庙会也是雅俗共赏的庙会。“燕园三老”之一的张中行先生曾说,“在所有的庙会里,以厂甸为内容最丰富,说得上雅俗共赏”。 新中国成立后,厂甸庙会一直举行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后停止。2001年,北京市政府恢复举办厂甸庙会。2010年,在举办九届之后,厂甸庙会中的民俗小吃、手工艺展示等部分“移师”陶然亭公园。 2016年春节,厂甸庙会依然分为文市区、民俗区,分别在琉璃厂和陶然亭公园两地举行。少了一般庙会的喧嚣、拥挤甚至些许凌乱,留下来的“厂甸庙会”,多了一份翰墨书香的纯粹,以及与这座古老都城血脉相连的一份安静与闲适,依然是很多北京市民“不去逛逛厂甸庙会,等于没有过年”的那份牵挂与留恋。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