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4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地的逆转——谈张剑的摄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6-3-31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绝地的逆转——谈张剑的摄影
2016-3-7 18:03| 发布者: cpnoz| 查看: 1216| 评论: 1|来自: 瑞象视点


摘要: 在拒绝屈服于“无聊”的小风景所限制的同时,张剑不露声色地追逐这些微弱的无聊,并在他所建构的别样美学下实现瓦解与重塑,注定无可挽回,陷入这幽暗之低沉的影像,伴着迈向破灭的安魂曲,以凭吊被宣告死去的现实, ...



4


没错,张剑著迷于那些只拥有微弱气息的物们,以及那些不能称之为受到过多眷顾的人们。如果说埃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用迷人的彩色解构世界,并于最终的图像中重构世界,那么同样着迷于微小事物的张剑则是更多地产出于颠倒性的主次关系、破坏性的构图经验以及充满诡吊的色彩来满足自我的别样美学。

似乎摄影在被认为更加容易实现复制现实的思想上,完成超脱现实的想法被更多创作者所认同并试图追求,张剑的作品明显有别于眼前的现实,却并非将“把世界变得陌生”当成其进行摄影动作的终极目标,所以如果说所谓建构二手现实的说辞略显陈词滥调,抑或说相较核心变得无关紧要,那么,我更愿意说这是将压抑沉闷的“小风景”在张剑特有的方式下进行的重新型塑,以实现自我(生活层面)的解救。
巴赞(André Bazin)在《图像本体论》中谈论绘画与摄影的追求上,就“象征符号”与“复制外界”这两极**而言,称在创造能力方面,摄影其实对自然创造的秩序有所帮助,而不是为它提供某种代替。超现实主义者们则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感光板提供给他们想要的“变形”,对他们而言,想象和现实之间的逻辑区分往往消失了,每一幅图像都可以被视为一个对象,而每一个对象也都能成为一幅图像。从这一点来说,张剑的自我解救则位于表现与复制之间的某处。

  123456 / 6 页下一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发表于 2016-3-31 13: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3-31 13: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20:26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3-31 13:5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3-31 20:26 | 只看该作者
神州揽胜 发表于 2016-3-31 13:58
欣赏支持  谢谢分享。

谢谢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4-1 18: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4-1 18: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浏览支持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