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友在线
摄影书籍《当代摄影文化地图》于今年早些时候上市了,本书由著名评论人顾铮所著。这本三百四十多页的书涵盖了摄影理论、中外摄影表现、当代摄影、摄影的制度、摄影的展示与传播、摄影的市场与保存及摄影的教育七个方面,其中既包含了严谨的论文,也有轻快的写作和议论。Photofans 在这里刊登部分节选:
文 / 顾铮 图片来自本书及网络
相关阅读
日常与非常——都市摄影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宣布发明了摄影术。此时,西方社会也正好经历着城市化的过程。也许可以这么说,摄影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西方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发生了一种密切关系。西方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现代社会的结构与形态,而在此过程中成形的一些巨大都市则更成为了现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造的一个动力机制与源泉。城市化在改变了生活于都市中的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知觉方式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城市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当摄影的这种观看与呈现方式辅之以如报纸、画报等现代平面传播手段,作为一种现代图像传播生活方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时,也终于让虽然时时面对都市却无暇观看城市的都市中的人认识到了摄影的力量与可能性,甚至也唤醒了通过摄影来达成社会改革的意识与通过摄影来展开自我表现的意识。同时,摄影出现后,艺术地呈现都市与表达城市生活感受的任务,自然也历史性地落在了摄影家的肩上。
都市摄影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类:以都市为对象的记录文献性摄影和寻找与都市对话的表现性摄影。当然,在有些摄影家那里,这种分类往往失效,比如像安德烈·柯特兹(1984—1985)这样的摄影家,其实就难以把他归类。
在19世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都市生活受到摄影的集中关注,也许要等到英国人约翰·汤姆逊(JohnThomson,1837—1921)于1887年与新闻记者阿道夫·史密斯合作的《伦敦的街头生活》的出现。这是被称为第一本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现代城市生活的摄影图书。汤姆逊把镜头直接对准城市中的贫困现象,第一次主动赋予摄影以展示社会问题的责任感与权利。到了1900年,另一个英国人托马斯·安南(1829—1887)出版了名为《格拉斯哥的街道》的摄影集。这是一个由格拉斯哥市政府提议的摄影项目。安南的摄影既以相当篇幅揭示了一座工业城市中的贫困问题,也着力展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给后人了解资本主义城市社会发展经历提供丰富的视觉线索。
约翰·汤姆逊,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 约翰·汤姆逊,街头医生
约翰·汤姆逊,刷鞋童
约翰·汤姆逊,在伦敦诺丁山拉蒂默路附近营地的吉普赛大篷车
约翰·汤姆逊,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军方召募 约翰·汤姆逊,圣吉尔斯的廉价鱼
与此同时,法国人欧仁·阿杰则展开了对老巴黎的全面记录。他的工作,我们已经在纪实摄影的样式中加以介绍,但也无法不放在都市摄影的范畴中加以审视。阿杰的工作,使得对于城市的全方位关注成为了一种记录模式与工作方式。后来的美国摄影家贝雷妮丝·阿博特(1898—1991)对纽约的拍摄,就是将阿杰的观念与手法移植到记录纽约城市变化的工作中。
贝雷妮丝·阿博特(Berenice Abbott)与道格拉斯·列维尔(Douglas Levere)作品
来自匈牙利的安德烈·柯特兹,用相机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的巴黎,其照片的基调明快,洋溢着一种对都市生活的好奇心。他的每张照片都如一首隽永的短诗,道出一种惊喜与欢悦。他的照片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地进入观者的眼睛与内心,展开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即使后来到纽约长期不受赏识,他的照片仍然保持一种温馨的暖意,使我们看到生活于冷酷的都市生活中的摄影家,仍在不懈追求经久不灭的人性与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