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江西日报
你是否曾为去南昌梅岭游玩堵在路上而烦心,为在景区附近找不到停车位而焦急?5月27日,记者从湾里区政府获悉,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解决行路难、停车难等问题,湾里区政府请相关专家对景区内道路交通的组织、管理、规划建设提出整体方案,目前该方案已经通过评审。
该方案实施后,梅岭景区将限制自驾小车进入景区,游客统一乘坐接驳车进入各景点。
不堪重负
近年来,随着梅岭景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量逐年攀升。专家预计,2018年梅岭景区游客总数将达到262万人,日均客流3.03万人。
今年“五一”期间,梅岭一天内涌入7万余名游客、7000余辆自驾车,令交通近乎瘫痪。湾里区交警大队队长胡亮云告诉记者,5月以来,每逢周末梅岭景区的单日车流量都接近1万辆次,最高达1.1万辆次。梅岭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由于景区内人、车流量日趋增多,每逢节假日或晴好天气,梅岭景区人满为患,使得景区内道路车辆“出不去,进不来”。特别是在狮子峰、樱花谷周边道路,堵车时间超过半小时的情况频发。
27日,湾里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及有关专家,对由南昌市公安交管局湾里大队、湾里区旅游局、南昌航空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3家单位联合编制的《梅岭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梅岭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进行评审。
专家献策
“我们经过了大量的交通调查,全面梳理梅岭景区交通设施的现状和不足后,发现景区交通存在三大问题。”南昌航空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所长项昀表示,停车难、行路难以及由于景区内各大景点路标、指示牌不健全,是目前梅岭景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目前游客进入景区的交通方式主要是自驾车,占总比例的72.74%;乘坐旅游大巴的为19.96%;骑行或是徒步进山的游客占比较低。
“自驾车占比7成以上,这就给景区泊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状是,部分景点泊位稀缺,且部分景点泊位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项昀介绍说,景区内的停车泊位总数仅有972个,根据目前交通车流量的分析,泊位缺口至少有1208个。随着自驾车停放需求的日趋增加,“停车难”将成为困扰景区旅游的最大难题。
除了停车难外,有限的道路资源与日益增多的游客车辆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据悉,梅岭景区内有乌井路及省店、蛟万、幸洗、太洗等5条道路,总长约161公里,其中98公里为“单车道”四级公路。
“景区内道路车辆行驶条件较差,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或是车流量增多,整个景区道路都会瘫痪。”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赵顗说,洗药湖景点“五一”期间日均车流量达4000余辆,但公路最窄处只有4米,道路基础设施简陋,车辆通行率和车速无法提升。
记者从湾里区政府了解到,《梅岭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案》《梅岭风景名胜区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方案中对于停车难、行路难给出的解决办法是:梅岭景区将根据各景点分布,设立数个游客集散中心。游客自驾车进入景区之后,将车辆集中在集散中心,再乘坐景区接驳车去往各景点。此外,景区内拟增设高频率的循环旅游观光巴士。梅岭将以建设“以公共交通为骨架,慢行交通为特色,无缝接驳”的循环旅游交通系统。同时,还将在景区多个路段及景点向游客提供自行车租赁服务,让“慢行交通”成为景区风景线,降低机动车对景区尾气污染,减少行人与机动车交通冲突。
除了增加公共交通设施外,还拟用经济杠杆限制小车进入景区,可能实施的景区价格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增收通行费和停车费两方面。目的是减少景区高峰期的机动车出行,尽量鼓励游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轻道路交通负担。
拟实施的优化通行方案还包括节假日禁止小汽车进景区、工作日对小车收费等措施。据了解,拟增收的通行费和停车费还未有具体实施时间表。
交通标志缺位
“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对交通流引导起到关键作用,但梅岭景区内交通标志设置率非常低。”项昀介绍,通过对历年来节假日期间梅岭景区的现场调研,发现景区内的交通设施除了部分路段设置的交通标志信息有误外,还存在指路标志和旅游景点标志牌设置严重不足问题。
项昀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去年“五一”期间,调研员在蛟万公路与省店公路路口发现,从8时30分至17时,不到8个小时的时间游客问路101次,其中75%都是询问狮子峰、竹海明珠等景点的方向和路线问题的。
“这不但打乱了交叉口的交通秩序,也说明景点的指路标志存在严重缺位。”项昀说。
此外,景区内所设立的22块停车指示牌,都是设在停车场的进出口处,没有预先告知的功能,导致停车场泊位利用率大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景区内的25个交叉路口不仅都没有设置信号灯,也没有设置让行、减速标志,容易发生交通意外。
在今后的景区建设中,梅岭景区内将增设交通标志与旅游区标志牌,并将给驾驶员实时发送景区交通信息,引导车辆前往疏通道路和有空余车位的停车场停车。根据各景点客流量,提醒游客改变游玩景点或乘坐接驳专线去往景点。
江西日报记者蔡颖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