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北京直线距离80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广袤的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库布其,这是中国第七大沙漠。30年前,这里曾是不毛之地,被称为“死亡之海”,农牧民们饱尝沙漠生活的苦涩艰辛。如今,经过科学治理,这片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1/3已经披上了绿装,10万农牧民走上了致富路,创造了沙漠地区摆脱贫困的世界奇迹。美国《国家地理》
库布其沙漠的治理实践和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树立了典范,全球唯一沙漠论坛--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将库布其七星湖作为永久会址。
今年9月,库布其沙漠吸引了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进行为期8天的拍摄。乔治-斯坦梅茨供职于美国《国家地理》30多年,两次获得世界新闻摄影一等奖,并且是一位有着15年沙漠航拍经历,几乎飞遍全球极端沙漠的摄影大师。
他自驾动力飞行伞,以独特的航拍视角记录下库布其沙漠脱贫后的新风貌,向世人呈现了一个中国打赢沙漠脱贫攻坚战的鲜活样本。
库布其沙漠用它独特而美丽的沙漠绿洲风光,吸引着旅游、越野爱好者,也渐渐成为体育赛事的新选择。
1999年,第一条库布其穿沙公路建成通车,揭开了大规模防沙治沙的序幕。如今,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网,让沙漠出行十分便捷。
通过穿沙公路把沙漠化整为零,在公路两侧种草植树,采用的是“孙子兵法”,以路划区,分而治之。
2010年内蒙古亿利黄河大桥实现全线贯通,标志着内蒙古沿黄经济圈全面连通。
库布其沙漠每年都要进行飞播作业,年复一年的坚持,让沙漠焕发了绿色生机。
截止目前,库布其沙漠已绿化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修复1.1万多平方公里。
今天库布其的七星湖畔绿意盎然,草肥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