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落之地”到尼罗河畔的感与思 2016-10-31 10:08| 发布者: zhcvl| 查看: 456| 评论: 0|原作者: 王瑶 |来自: 人民邮电出版社
摘要: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出版了一本摄影随笔《瞬间的触觉》,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本文摘选了 ...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出版了一本摄影随笔《瞬间的触觉》,讲述自己拍摄过程中的感想,对照片的分析,以及她的摄影体会和观点。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本文摘选了书中的两个章节,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摄影及内心世界的不懈探索。
“日落之地”——家园·摩洛哥 几年前,我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一张摩洛哥的照片,作者用俯拍的视角让人们看到:一头骆驼悠闲地走过艳丽多彩的地毯。这张照片令我怦然心动。从此,摩洛哥成为我心中向往的地方。2015 年夏天,在太阳最大、最炎热的日子里,我走进了火一样的摩洛哥。 摩洛哥,这个被倭马亚王朝远征军称为“日落之地”的王国,具有日落般绚烂神奇的光影与色彩。它的多彩,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处于阿拉伯世界的最西端,北临地中海,西濒大西洋,南接西撒哈拉沙漠,三面环“海”;地貌上,有高山峡谷,有河流湖泊,还有平原沙漠;更主要是它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这个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国度,历经战争的洗礼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汇聚成一个多彩的世界。阿拉伯人、柏柏尔人、黑人、犹太人、欧洲人的文化在这里多元呈现,宛如日落般瑰丽,光影摇曳。
著名摄影人爱德瓦•布巴说:“摄影有如一种寻觅、一种朝圣,或一种狩猎。”正是如此,我怀着一种对“日落之地”的朝圣心理,开始我的摩洛哥摄影之旅,寻觅那如画的色彩,狩猎那如诗的光影。 我先从一幅照片说起:夕阳西下,余晖洒落在远处的城堡和一侧的墓碑上,蜿蜒的小路上走着身穿彩服的行人,远处是寥廓的天穹。镜头前,一个男人低首而坐,一缕金色的夕照直射在他稍显秃顶的脑门和高高的鼻梁上,与黑发相映,构成一个U形的光影构图,右边鬓角边金色的斑点在闪耀。这里有色调,更有光影。 促使我触动快门的绝不仅仅是它的色调整和光影,而是照片中内含的东西。我在想:这个男人,这个面朝夕照、背对墓地的男人,他在低头沉思什么?是情与爱,还是忧与烦?是感恩周转一天的夕日,还是祈祷明晨的朝阳?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夕照、墓地、古堡、高坡上垂首的男人,这就是一个特定的瞬间,这就是生与死的永恒呈现,是时光的流殇,是人生的慨叹……影集中还有一张以夕阳为背景的照片,一个披着头巾面对大海落日的妇人,背对着镜头,也在低首沉思,近处是川流的汽车,光影效果也很好,然而,我觉得没有力量。一张好照片,往往具有瞬间的力量,瞬间的力量,是思想发散的。正如月文所言:“没有艺术思想的人,绝产生不出艺术作品。”
| 123456 / 6 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