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爱泼斯坦:在岩石与云朵之间 2016-11-7 23:39| 发布者: zhcvl| 查看: 128| 评论: 0|原作者: Max Campbell|来自: 瑞象馆
摘要: 译序:好像两三年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米奇·爱泼斯坦的新书《纽约的树》(New York Arbor),那是一系列用8x10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黑白“肖像”,拍摄对象是纽约城市中的树。当时我只是一看而过,并未多想,而今天翻译 ...
译序: 好像两三年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米奇·爱泼斯坦的新书《纽约的树》(New York Arbor),那是一系列用8x10大画幅相机拍摄的黑白“肖像”,拍摄对象是纽约城市中的树。当时我只是一看而过,并未多想,而今天翻译这篇关于爱泼斯坦新作“岩石与云朵”时,发现原来两者有所联系,便再次找出那个项目来浏览。观看这两个项目,其题材(树木、岩石、云)与外观(黑白)和爱泼斯坦以往的项目区别颇为显著,而联系却需要更仔细地体会,正如爱泼斯坦在2013年与亚伦·舒曼(Aaron Schuman)的一次访谈中提到,拍摄《美国能源》(American Power)的经历让他感到愤怒,其中,树木也是“主旋律之一,它们是用来生产生产和消费能源的陪衬”,而若干年之后,他去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国家公园(Everglades)游览时看到繁茂的热带树林,却想到纽约亦是某种城市森林,拍摄其中树木的想法便清晰起来。“在关于腐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项目之后紧接这样一个项目,更着重关注自然的崇高性及其能在人类世界中生存甚至繁荣的神秘能力,似乎很合逻辑。” ![]()
American Elm, Central Park, New York 2011
©MITCHEPSTEIN COURTESY THE WEBSITE OF THE ARTIST ![]()
English Elm, Washington Square Park, New York2012
©MITCHEPSTEIN COURTESY THE WEBSITE OF THE ARTIST 在爱泼斯坦看来,每一个成功的作品都应该标志着一种改变——他的摄影方法和对世界的观点的重大变化。《纽约的树》“之前”,某些事对他来说是不会去考虑的,他从未在一个项目中完全使用黑白或者8x10的画幅;他也从未在较长一段时间中集中拍摄自然。因此,在这一层面,新作品沿袭了《纽约的树》的某些东西,而同时又不尽相同。正如爱泼斯坦所说,他不喜欢重复,“人们总喜欢给你盖棺定论:我之前是’破败小镇艺术家’,后来是’发电厂艺术家’,然后是’树木艺术家’。但没有哪个单一的标签可以涵盖我的实践,因为当我完成了一个项目,我会去拍下一个。”那么现在,他的“下一个”作品已经在眼前了。 ——周仰
| 1234 / 4 页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