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我要注册
帐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
手机摄影
摄友聊吧
地区分站
每日签到
图片库
每日签到
光影中国网
›
【光影中国】
›
摄影资讯
›
《观看之道》作者约翰伯格去世
返回列表
查看:
632
|
回复:
4
《观看之道》作者约翰伯格去世
[复制链接]
十里河
十里河
当前离线
积分
238516
狗仔卡
电梯直达
主题
发表于 2017-1-5 13:5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观看之道》作者约翰伯格去世
[color=#999999 !important]2017-1-4 16:50| 发布者: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
cphoto
| 查看: 81| 评论: 0|来自: 现代摄影网
摘要
: 约翰-伯格英国著名作家、画家、公共知识分子,有“最好的艺术写作者”之称的约翰-伯格(John Berger),于当地时间1月2日在其巴黎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之一,他的《观看之道》(Ways ...
约翰-伯格
英国著名作家、画家、公共知识分子,有“最好的艺术写作者”之称的约翰-伯格(John Berger),于当地时间1月2日在其巴黎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
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之一,他的《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借由电视和图书的传播,在世界范围都深具影响力。此外,作为小说家和散文作家的伯格,曾以小说《G》摘得布克奖。苏珊-桑塔格说,“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1 退伍从艺
1926年,约翰-伯格出生在伦敦。从军队退伍后,他进入中央艺术学院与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举办了自己的画展,曾在学校教授绘画。伯格还是一位终生的马克思主义者,资本主义的激进批评者。他曾为英国左派杂志《新政治家》撰写评论。1958年,伯格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我们时代的画家》。1972年,他以《G》获得布克奖,作品讲述了一个富有的意大利人阶级意识的一段心灵旅程。
2 成名之作
BBC在1972年播出伯格的四集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是他的成名之作。他以瓦尔特?本雅明1936年的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为理论框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众多艺术作品和视觉艺术理论娓娓道来。该片以伯格从波提切利的画作《维纳斯与马尔斯》上裁下一块维纳斯头像开始,伯格借此说明“我们只看见我们注视的东西,注视是一种选择行为”,而我们注视一件东西,实际上是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
他的众多观点如今已是经典,比如他写道:“在欧洲的裸像艺术中,画家、观赏者、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画作的对象往往是女性。这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以致构成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她们像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他总是以清晰的观点和论述,帮助读者去除笼罩在艺术品之外的神秘迷雾,真正看懂艺术。《观看之道》的影响力是具有革命性的,同名书籍迄今都是艺术欣赏的必读书目,畅销全世界,启迪了一代人的观看方式。
3 “讲故事的人”
作为艺评家的约翰-伯格却很抗拒这个名号,他说“艺评家只比画商好一点”。他更愿自称为“讲故事的人”,他曾说,“故事是一场救命的手术”。除了艺术评论,他还撰写了诗歌、剧本、政治随笔等。1972年,伯格因小说《G》获布克奖,但他却对该奖项当众表示不屑,讥讽赞助商布克?麦康奈尔家族的财富来自在加勒比地区奴役黑人而发的“黑心财”,并将5000英镑奖金的一半捐给了“黑豹党”,该组织是促进黑人民权运动的激进组织。另一半奖金他用于关于欧洲劳工的作品的研究。这就是1975年的《第七人:欧洲农业季节工人》。当时为了写作《第七人:欧洲农业季节工人》,他离开伦敦,前往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法国小村庄昆西定居。
4 蒂尔达-斯文顿
去年,四部纪录短片《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公映。这套以伯格为主角的纪录短片,从不同角度记录了伯格的人生。短片由四位导演执导,分别是蒂尔达-斯文顿执导的《聆听之道》,英国学者柯林-麦凯布执导的《春》,克里斯托弗-罗斯执导的《政治之歌》,以及巴泰克-茲耶多斯执导的《收获》。
蒂尔达-斯文顿执导的《聆听之道》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斯文顿与伯格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德里克?贾曼的电影,二人的生日恰巧是同一天。影片中,斯文顿在冬季赴昆西看望伯格,年少时学习绘画的伯格在素描纸上为斯文顿画像。
5 最后时刻
去年11月,约翰-伯格刚刚度过他的90岁生日。这位终生的写作者又出版了几本新书。有他过去关于艺术文章的结集《肖像》《风景》,还有伯格与好友约翰?克里斯蒂的对话录《田凫和狐狸》等。如今,他可以暂时放下他的笔,去天国安息了。
当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同时也就把它带在了身边,了解了它;也就是说,我们走过的道路会在我们身后卷起来,就像胶卷一样卷成一卷。因此,当一个人到达了终点,他就会发现他的背上携带着、粘贴着他曾经历过的整个生命的卷轴。 ——约翰-伯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QQ空间
收藏
0
分享
赞
0
踩
0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神州揽胜
神州揽胜
当前离线
积分
4580467
狗仔卡
沙发
发表于 2017-1-5 21:4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神州揽胜
神州揽胜
当前离线
积分
4580467
狗仔卡
板凳
发表于 2017-1-5 21:45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四季风-帆航
四季风-帆航
当前离线
积分
532045
狗仔卡
地板
发表于 2017-1-7 20: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四季风-帆航
四季风-帆航
当前离线
积分
532045
狗仔卡
5
楼
发表于 2017-1-7 20: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人文纪实
人物人像
舞台摄影
新手图集
行摄风光
手机摄影
摄友聊吧
生态微距
“美丽淅川”全国摄影大赛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