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文物考古研究所扶贫工作纪实 图文编辑:马骥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加强领导,组建帮扶工作机构。市委政府和文广新局“精准扶贫”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召开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迅速成立了以所长刘新为组长,单位班子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制定“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同时成立了以办公室、宣教部,工会6名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为“精准扶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走访调研,摸清村内基本情况,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局扶贫工作队迅速深入联系村逐户走访,全面调研。工作队员共驻村30人次,走访入户店北80%以上的村民及所有贫困户家庭,先后多次次与柳河乡高庄村党委政府领导座谈商讨高庄村扶贫计划,详细了解高庄村的基本情况,并将走访了解的详细情况归类建档。通过调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帮扶的四户贫困户情况属实。 通过走访调查,确定了扶贫的重点对象,真正做到底数清、问题清。在走访过程中,工作队员积极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争取村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文研所明确职责,按照市委政府“干部包户(人)”的要求,结合贫困村的实际,建立了领导干部保户责任制。任务确定后,通过慰问、组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分批前往柳河高庄村,走访、慰问、帮扶困难户,为各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为两户贫困户返修房屋,送去电视剧,电暖气,过冬棉衣等。结合实际,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扶贫是村民彻底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筹措资金,启动扶持产业发展。为加快高庄村脱贫步伐,根据文管新局要求,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支持该村“一中心三室”建设(党员活动中心、产业合作社办公室、卫生室、文化室)。筹建乡村文化大舞台。 文研所扶贫专干宋红宇同志 、男、 汉族 、 1980.6出生 、 中共党员 、复员军人,1996年参加工作,2018年根据工作需要,到南阳方城柳河高庄做扶贫工作。 在思想上能够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深入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两学一做”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做好扶贫安抚工作,作风上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指示和习主席的的系列讲话精神,刻苦学习,完全彻底贯彻执行,工作上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守责,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驻村扶贫工作认真踏实,肯干,走访贫困户,把党的扶贫政策传达到各家各户。 找准穷根,进行分类施策。坚持有的放矢,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人而异分类施策。一是成因精准,通过调查摸底,认真分析每户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从因灾、因病、因学、缺技术、缺劳力、缺发展资金等原因中列出12项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结合贫困程度进行分类。二是类别精准,通过分类,划分出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贫困人口。三是定策精准,根据分类情况,确定对不同对象的帮扶办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为局扶贫办提供可靠的详细资料。 驻村扶贫是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需要长期驻村,宋宏宇同志就不能照顾家庭,平常就是媳妇一人带两个孩子和操持家务,孩子们都放暑假了,没有办法同时照顾两个孩子,宋宏宇就把小儿子带到扶贫点,孩子跟着他走乡串户,走访贫困户,从来没有耽误扶贫工作,2018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广新局局长苏定堃在检查贫困工作时,了解到宋宏宇的情况,叫到身边,详细询问了扶贫工作情况,对宋宏宇同志舍小家为大家,一心为做好扶贫工作的态度和精神,表示赞扬,并号召同志们向他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