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开展汉画传拓交流活动 图文:马骥 2018年11月8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志愿者,南阳汉画馆志愿者,南阳工业学校书法协会联合开展汉画传拓交流活动。 南阳古称宛,秦昭王时置南阳郡。西汉时,郡治宛城巴是商遇天下,富冠海内”的全国五大商业都会之一东汉时期,南阳因为是开国皇帝光武电刘秀的故里而被誉为!南都”“帝乡”,并发展成为人口最多的第一大郡,从而臻于辉煌的历史巅峰。 昔日的繁荣景象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所堙没,唯有从地下,出土的那一块块汉画像石在为南阳两汉的灿烂文化做着元言而崇高的明证,汉代社会的生活、艺术、科学以及风俗信仰都在汉画中得到了具象而生动的体现。南阳汉画像石堪称“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灵魂不灭、享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孕育了汉画像石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借助这一载体,汉代先民寄托了灵魂深处对自然与社会、生命和祖先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中国人对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学理解。以浅浮雕技法为主,在粗砺凝重的石材上刻画出的艺术形象,透射出简约、粗犷、强悍、张扬的个性美,彰显了形、意、神和谐统一的东方民族艺术特质。南阳汉画像石诠释了7“深沉雄大”的汉代艺术精神。南阳是全国四大汉画像石产区之一,作为中国汉画艺水的代表,南阳汉画信区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它是南阳奉献给世界的一份珍贵的活化石。 汉画,并非指汉代的绘画作品。汉画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早期的狭义汉画主要是指汉画像石、所以:诞生于南阳的中国第一座汉画像石专题博物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被命名为“汉画馆”。目前学术界所谓的广义汉画几乎袁括了汉代造型艺术的全部。按造型手法、汉画主要可分为如下四大类:一、雕、绘结合的作品如画像石;二、模印作品如画像砖、瓦当、铜镜、陶灶、摇钱树等:三、绘画作品如壁画、帛画、漆木画等;四、塑、绘结合的作品如陶俑、陶楼等。所以说,汉画应该是集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多种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一种综合艺术形 就此而言,汉画遗存应该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南阳是汉画遗存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典型代表是汉画像石和汉画像砖、画像砖主要集中发现于新野县等地,另外,有画像的铜镜、陶灶、陶楼等其它品类在不少汉墓中都有发现。1989年成立的中国汉画学会标志着汉画研究专业化团队的产生,如今,专门研究汉画的学问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一一汉画学。 汉画像石顾名思义,就是仅小起留下来的上面刻有画像的石头。画像石大多为战得脑作品、应该属于三维立体的雕塑范畴,但因其具有雕刻与绘画相结合的独特性,所以,自宋代金右学兴起之后就以“画像”命名并沿袭至今。也因此,或称其为“石刻绘画”。画像石作为汉画的最重要品类,从其使用功能上来看,主要是以丧葬和宗教建筑装饰艺术为主体,具体呈现出的形态有墓室石、棺椁石、祠庙石以及阙、碑石等。全国汉画像石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如下四大区域:一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区、二、河南南阳、鄂北区三、四川、重庆区;四、陕北、晋西北区。 画像石是南阳汉画的最重要品类,主要发现于南阳市的宛城区、卧龙区、唐河县、方城县、邓州市等地。所谓南阳汉画像石,实际上不仅是指当今南阳市行政区划之内发现的汉画像石,而且还应该包括原属汉代南阳郡范围之内的今湖北省北部和河南平顶山南部等地发现的少量汉画像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