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城东北12公里的杏花山内,寺内收藏有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 该寺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由菩提寺祖师朱智勤住持创建,兴盛时有僧300余众,香田70余顷,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发生灭佛事件,寺中许多殿宇被毁,人员、土地减少。宋、元两代又恢复发展,其中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德钦和崇新禅师曾主持重建,使寺院大为改观。 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天降淫雨,山洪暴发,殿堂台阁,倾地颓废,当时的住持惠明禅师“开源节流,募化修葺”,使之逐渐恢复,渐具规模。明代南阳诗人方九功有《游菩提寺》诗云:“石澄乘风上,飘然如在天。眼前悬日月,足下挨云烟。环萦朝众水,拱揖列层巅,眺望乾坤小,奇观绍昔贤。”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当年菩提寺建筑气势宏伟、游人不断的情景。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义军四起,寺院毁弃。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襄阳十元院主持了尘禅师,在赴五台山观丹霞寺途中,路过杏花山,见菩提寺没于荒草,遂“披荆斩棘,扩宏法教”,度徒3人“修佛事,兼力田”开山辟麓,不数年,使香田渐增,香火日盛,并重修大雄宝殿、二佛殿、藏经楼等,使菩提寺又恢复了原有规模。 菩提寺依照山势起伏,逶迤而上,进入山门,走过迎风待月桥,便是四进院落。位于中轴线上建筑有二佛殿,大雄宝殿、斋堂、禅房、道院等殿宇,寺中有碑碣,寺院占地22400多平方米,共有房舍183间,整个建筑明朗宽敞,鳞次栉比,结构严谨,参差错落,檐牙高啄,雄伟壮观,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深藏于杏山岩壑之中,形成了布局均衡的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落。 二佛殿系硬山式建筑,单檐筒瓦,大脊三间,殿中供有韦驮和十八罗汉,两侧各有廊房。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供奉如来佛祖,是和尚参禅诵经地方,殿前建有宽广月台,左有各自廊房12间,殿中所有构件均用各种色调绘画。法堂系单檐硬山五脊楼房3间,楼上有栏杆,檐下有雕板,殿中为过厅,旗幡仪丈,庄严肃穆。所有之明柱,不加彩饰,给人一种“清静虚无”之感觉;东西两壁灰塑的五百罗汉,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各具情态,迎人欲语。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艺术才华。 藏经楼系重檐硬山大脊,五间四栏,单层彩绘斗拱,板瓦房脊。楼内珍藏经卷。其中最珍贵的是该寺的镇寺之宝《贝叶经》。该经封底封面为檀木制作,卷中有两圆孔作束,每页周围烫金防护,不皱不折不变形。上写印度古梵文,系国家一级文物。 大雄宝殿前有“三奇”,即:钟石碑、十月兰、溶雪石。钟石碑,碑文不奇,奇在以石击碑便响如钟磬;白玉兰,明代所植,当年5月含苞,次年清明开花,羞羞答答,怀胎十月才吐蕊;溶雪石,一米见方,落雪即溶,每遇大雪之日,寺内皆白,惟它片雪不留,一丝不染。 菩提寺不仅历史悠久,建筑精美,而且地势奇秀,风景宜人。左有龙山横卧,右有虎山雄踞,自然形成虎踞龙盘之势。寺院周围松竹环抱,深幽静雅。寺内除有千年古柏和月桂等名贵树种外,还栽有各种奇花异卉,争奇斗艳。寺后有山泉,涌出汩汩水泡,晶莹碧透,引入寺内,穿堂过院,茵茵凉爽,潺潺有声。 大雄宝殿的对联,百年来一直警示着后人:上联: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下联: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