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1-10-24 22:48 编辑
文研所.府衙.南阳工业学校书法协会联合开展“府衙官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1年10月23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阳府衙.南阳工业学校书法联合开展“府衙官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此次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了解南阳文化历史。 南阳府衙,又被称为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南阳市民主街西段,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时代府级官署衙门建筑群。 南阳府衙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历经元、明、清共199任知府。现存房屋150余间, 南北长24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36000平方米,是我国惟一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知府衙门,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府衙门现存建筑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 殿堂,两侧辅助,布局多路,院落数进。中轴线两侧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堂后寝。单檐硬山式建筑。它是清代全国215个知府衙门中目前保存完整、规制完备的惟一府级官署衙门。 府衙的照壁呈凹形,高5米,宽22.5米,用青砖砌成,砖上有“南阳府城”、“南阳府”砖铭。照壁前左、右两侧现有召父、杜母坊遗址,是为纪念两汉时治南阳政绩卓著的两位贤太守召信臣、 杜诗而建的。大门前筑女儿墙,两侧是八字墙,墙体内各镶石碑4通。进入面阔3间、进深2间的拱券式的大门,便是仪门。仪门形制同大门,惟前坡内侧檐部采用木构卷棚。仪门为礼仪之门,凡新官 到任,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内。嘉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也要大开仪门。 仪门之后便是大堂,它面阔5间,进深3间,是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也是第三进院落。檐下置斗拱,斗拱疏朗,梁架奇巧,明亮宽敞。大堂是知府开读诏书,接见官吏,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堂 正中设公案,两侧列“肃静”、“回避”及其他仪仗等。大堂之后的二堂是府衙长官处理一般公务的地方,有庄重威严的气氛。穿过二堂大门20米便是三堂,是知府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处理公务及宴居的地方。堂后为府衙花园——一泓池水,明静清澈,山石玲珑,树木青葱,奇花异草, 争芳斗艳,为知府及家眷的休憩场所。 南阳府衙有两个刑具展厅,展厅里展示着古代的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刑具。墙上展示着古代刑罚的图片,下面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另外,每个展厅都有动画展示古代的刑罚,并配以惨叫声, 让人不寒而栗。 南阳知府衙门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秦始皇设置郡县制以来,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现存建筑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它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 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建筑艺术价值。南阳府衙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区民主街西部北侧。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历经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历史时期,共历199任知府。府衙现存明清建筑100余间,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40米,面积7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封建社会留下的一个完整的郡级实物标本。 南阳府衙既是北京故宫的缩影,又是南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是中国惟一保存完整的府级官署衙门。”父母官“、“召父杜母”、“羊续悬鱼”等词语便源于南阳府衙,现为南阳市区著名人文景点之一。 2001年南阳府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12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南阳市一年一度的“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南阳诸葛亮文化节”、“中国南阳玉雕节”和“南阳月季文化节”吸引了海内外客商前来南阳府衙参观。 亘古的苍茫,自落日遗落的岁月里滴出。仿佛早已迷惘,夜风和着虫鸣,新时代的血性在这一刻渴望得到锐意张扬。悄然开放的心花开始翩然起舞。时空的流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道道脚印。这是 一步一步在府衙走过的路的脚印。依然会在闲暇之际情不自禁地说起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的经历,怀揣着神圣的梦想,那是心中的象牙塔,是欢乐的过往。脸庞不时流露出那纯美的微笑。灵魂似乎让我的心飞过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