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2-4-9 21:59 编辑
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走进“中共豫西南党员代表会议旧址”开展主题活动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2年4月9日,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激发工作热情,。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革命传统,打造红色教育品牌,推动品德发展”为基调,立足红色优势,以教育为重点,深入开展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为打造“红色教育”和创新革命传统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走进“中共豫西南党员代表会议旧址”开展主题活动。 中共南阳特委 又称中共豫西南特委,成立于1928年3月。1928年初,南阳党组织迅速建立和发展壮大起来,13个县中有8个县建立了党的组织,党员达到200多人。为贯彻中央关于实行全国武装起义的总策略,2月,中共河南省委派团省委书记刘英(刘明佛)到南阳组建南阳特委。1928年3月,刘英在方城县沈营(现归社旗县辖)主持召开南阳各县党的代表会议,成立中共南阳特别委员会(简称中共南阳特委),推举刘友三任书记,刘福僧、陈勉之、阎普润、朱冠洲为委员。特委机关先设在赊店镇,很快移至唐河县城邓家大院(现唐河县委党校),以唐河县为中心,指导全区工作。特委下辖唐河、南阳、邓县、新野、泌阳等县党组织。从此之后,南阳党组织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南阳的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共南阳特委成立后,积极部署和组织各地的武装起义工作。8月,刘友三脱党,中共南阳特委改组,由郝久亭任书记,王尚德、刘福僧、张士哲、姚敬斋、赵绍廉等任委员。11月,南阳特委机关遭到敌人破坏,特委机关转移到邓县(今邓州市)龙堰乡白落堰村,继续领导豫西南地区的革命斗争。1929年4月18日,党中央决定暂时取消河南省委,南阳党的工作划归豫南地区,由新成立的信阳中心县委领导。5月中旬,南阳特委在南阳县(今宛城区)三十里屯召开各县代表会,宣布撤销南阳特委,建立中共唐河工作区中心县委员会(亦称唐河健全委员会),郝久亭任书记,刘福僧等任委员,机关设在南阳县三十里屯,领导豫西南各县党的工作。 南阳县三十里屯抗暴斗争 三十里屯位于今宛城区黄台岗镇境内。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是宛襄水、陆交通必经的重镇和东西过往的渡口,生意兴隆,颇为繁华。蒋介石派到南阳监视杨虎城活动和镇压共产党活动的特务分子、南阳县公安局长耿纯对三十里屯特别重视,安插其亲信胡正元为三十里屯公安分局局长。胡正元在三十里屯设立关卡,强征苛捐杂税,嗜敛钱财,把附近村庄折腾得鸡犬不宁。群众痛恨地说:“大雁从三十里屯飞一趟,也得留下几根羽毛。”1930年3月,南阳县三十里屯党组织发动附近52个村的群众,在黄台岗召开大会,宣布成立农民协会。4月,农民组织轮流打更护青,胡正元借机向老百姓摊派护青捐,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愤怒。南阳党组织决定发动群众,开展反捐税斗争,组织当地群众捣毁了三十里屯公安分局,并捉拿分局长胡正元进城请愿。当农民请愿队伍行至城南白河岸时,遭到县公安局长耿纯的开枪镇压,打伤群众数人,10余名共产党员和农民积极分子被逮捕。三十里屯党支部遂发动农民数百人到县政府请愿。南阳中心县委及时组织宛中、五中、女师等校师生和印刷工会职工及市民2000余人游行示威,予以声援,强烈要求严惩耿纯、胡正元。在这种形势下,杨虎城和南阳县政府(县长米暂沉,系杨的秘书,地下党员)借助公众气势,释放了被捕人员,枪毙了耿纯和胡正元,抗捐税斗争取得了胜利。三十里屯农民反捐税斗争的胜利,在豫西南产生了巨大反响。 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将进一步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配合相关党建精神;争取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激发工作热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在南阳三十里屯中共豫西南党员代表会议旧址”前,全体奏唱国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党办主任马骥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中共豫西南党员代表会议旧址纪念馆馆长阎东浩致词,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馆长马双如讲话,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赵英豪代表全体馆员讲话。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姚新平,宣讲红色故事“革命烈士-马华敏”;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杨昊,宣讲红色故事“张星江”;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李俊峰,宣讲红色故事海娃-鸡毛信的故事;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李传盈,宣讲红色故事王二小;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银春燕,宣讲红色故事刘胡兰;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张青莲,宣讲红色故事革命烈士-夏明翰;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王海逗,宣讲红色故事 邱少云,南阳弘济甲骨文文字馆红色宣讲员刘洪朋,宣讲红色故事 刘仁堪。最后在大家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中结束。 随后参观南阳商圣范蠡祠,了解范蠡历史,参观南阳范蠡研究会,与南阳范蠡研究会阎东浩开展交流,开展中国非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交流活动。 为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对同志们的教育渠道,加强对职工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职工学习和继承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更加了解中国优秀的历史,不断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看”、“学”、“感”: “看”就是参观革命教育基地,通过亲身经历,提升党员干部的思 想认识,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 “学”就是学习红色文化,学习历史。通过学习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从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感”就是全体党员干部在参观学习后写学习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