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1-7 21:46 编辑
《向阳花在这里绽放》——记优秀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张淇愿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挺膺担当!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 张淇愿 男 20岁 共青团员现就读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 任室内设计2101(班)班长,在校期间,踏实勤奋具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业务素质。自加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参与几百次志愿活动,态度端正、乐于助人,树立了良好的青年志愿者形象,在思想品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领域奋斗力行。 一、爱国明礼练就过硬素质 在思想上,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系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并顺利结业,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品行上,为人正直善良,态度端正,团结同学,被评为校“优秀共青团员”。 二、弘扬志愿精神助力南阳城市建设 深度融入南阳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担任“美丽南阳·绿跑全城”南阳首届全民环保公益半程马拉松赛事、南阳“高铁之夜”、保护母亲河等市级活动志愿者,在武侯祠门口向游客发放文物法宣传手册,开展“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百人签名、爱护环境我先行活动,为南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志愿活动,在全国第五十九个“学雷锋纪念日”,组织班级团员去南阳府衙开展志愿引导活动,提醒游客文明旅游、爱护环境;到镇平县看望退伍老兵,为他们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陪伴收养两个孤儿的行善者、退伍老兵聊天谈心,了解战争岁月。在卧龙岗文化园景区开园时热情为游客们提供各种帮助,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展示了新时代青年风采,积极组织志愿者引导游客入门扫码,园区内劝导规范行为倡导文明旅游,树立文明旅游价值观,让出游的文明、生活的文明根植于每个公民的内心。 三、用实践点亮青春深入一线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2021年与2022年先后在疫情防控中去开展实践工作,疫情形势严峻时,他积极联系组织同村其他返乡大学生,组成了志愿者队伍,为家乡防疫提供了坚强的人员保障;面对核酸检测人手缺乏,他深入一线开展核酸检测及登记工作;协助开展防疫普查宣传工作,对过往车辆人员核验“两码”、防疫站岗、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等。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敢拼敢干、积极担当、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积极,并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充实自己,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组织参与消防安全宣传、环境综合提质、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四年以来,坚持不懈的志愿工作他荣获了共青团卧龙区“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卧龙区“春雁行动”返家乡社会实践之星 南阳市 “疫情防控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助推乡村教育发展 2022年暑假他到乡村小学当了一个月的文艺支教老师,在课堂上他积极了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理与健康情况,和学生们融入到一起,照顾好每一位学生。为能够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们一起学习红色文化,他研究学习了学 读 诵的方式讲述西江月.井冈山、七律.长征等红色经典。他带领学生参加南阳市的朗诵大赛,并荣获“优秀奖”。他通过诵读经典帮助青少年掌握党史知识、触摸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激励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同时,他积极组织邀请南阳市的甲骨文馆等组织去到学校。为学生们讲解甲骨文知识了解甲骨文的历史,并学习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他专注于乡村教育实践工作,将市区教育资源引入线下课堂,助推乡村教育发展,为学校后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甲骨文课程等搭建了一座桥梁,让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校园,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开花。在这期间他被河南省广播电视台,以及大象新闻网等媒体采访宣传,并荣获了卧龙区文艺支教“优秀志愿者”河南省文艺支教“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张淇愿,自加入志愿组织以来,他共组织参与公益志愿大小项目几百次,公益足迹遍布南阳各个县区,累计个人志愿时长1600多小时,服务两千余人,他脚踏实地,服务群众,工作认真树立了良好的青年志愿者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张淇愿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他将继续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牢记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殷殷教导,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不负时代,不负华年,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乡发展贡献青年力量,把青春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