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6-13 15:10 编辑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参加“强国复兴有我”微党课宣讲比赛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6月13日,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市直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市直机关开展微党课“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南阳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党委高度重视,在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党委书记董全生嘱咐,一定做好单位参加“强国复兴有我”微党课宣讲比赛的准备工作,为振兴南阳文物文化事业,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以学习工作生活为视角,以微故事、微党课、微讲述为主要方式,讲出彩故事、发出彩声音、展出彩形象、扬出彩新风、做出彩新人,从微观故事透视宏大主题、从个体感受折射时代变化、从典型事例把握发展逻辑,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绚丽南阳篇章。 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陈鹏同志,接到通知后,立即投入准备工作,查阅资料,收集照片,撰写宣讲稿,制作PPT课件,背诵稿子,加班加点,在比赛中取得92.1的好成绩。 陈鹏宣讲的是“匠心传承 文物强国”:五千年中华文明宛如一条长河,奔腾向前,不舍昼夜。强秦的一统天下,盛唐的绝代风华,北国的万里长城,江南的亭台楼阁,四大发明推进全球文明,丝绸之路连接南北西东,这就是我强大中华。然而,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列强相欺,沉睡的雄狮沦为了东亚病夫!幸遇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走上了强国复兴的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保护文物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在强国复兴道路上,文物保护占据着重要位置,南阳市文物保护研究院作为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下属单位,承担着南阳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以及文物保护、古建保护、文物研究等任务。对南阳市辖区内文物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查,编写了《南阳地区文物普查资料》。先后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宁西铁路、许平南高速公路、西气东输等工程的文物调查、勘探工作,确定古文化遗迹 500余处。在配合南阳市区基本建设中,先后确定地下古文化遗迹数千处,既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文物,又支持了南阳的经济建设。 古建筑保护方面完成了宛东战役纪念地、唐河烈士陵园、唐北地下交通站等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的编制,设计维修了濮阳台前县刘邓大军渡河纪念地、鲁山邓小平旧居、信阳罗山协议旧址、镇平彭雪枫故居等红色建筑,这些红色建筑,折射出了中华文化的光辉! 研究院秉承“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将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至今已经完成多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不少文物出土后,外表被锈蚀、泥土包裹着,完全看不出本身的纹饰;部分器物因为长期受压,会变形甚至碎成几十块、几百块。这时,文物修复人员首先要对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和整形,接着对有缺损的部位进行补配,然后是焊接成型;最后则是对修复好的器物进行做旧处理。经过我们这些“文物医生”“妙手回春”,这些古代文物穿越千年依然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从“用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执着专注,到“一个剔除动作重复几千次”的一丝不苟,文物修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在铸就“匠心”。对工匠精神的极致追求,源于更深层的内驱动力。我们深知,手中的何止是一杯一盏、一书一函、一檩一椽?那是“文明的载体”“国家的记忆”。技于指尖,俯仰千年,用自己的人生延长文物的生命,不断还原历史面貌本来的样子,让世人无限接近历史真相,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责任,也是骄傲。 鲲鹏展翅九万里,策马扬鞭自奋蹄。待到蛟龙入海时,再展宏图凌云志! 南阳文物工作者初心不改,以“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创造优良的社会文化氛围、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宗旨,为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南阳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南阳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强国复兴,文博人,必将大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