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夕节起源地 坐看牵牛织女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3-8-23 08: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3-8-23 08:28 编辑

七夕节起源地坐看牵牛织女星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2023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由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访古寻踪·南阳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团队和南阳民俗文化研究会主办【访古寻踪七夕节起源地坐看牵牛织女星】公益活动,在群英会游园内温凉河上盈盈桥畔共同举办,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应邀参加此次活动。
    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对天文星象有认识,并将天空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习俗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
这节日和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四大中国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源于古人对数字和时间的崇拜。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生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天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几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狠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茅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茅房内。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边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最美丽的仙女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女,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他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便脉脉含羞地点了点头。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将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拔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肝肠寸断的织女和肩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南阳,有着近三千年的建城史,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楚风汉韵的遗迹和实物,还有辈辈相传延续千年的许多民间传说去佐证。南阳的牛郎织女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据史料记载,结合南阳的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及历史遗迹,这个传说是一个发生在白河两岸的真实故事。南北朝萧詧《愍时赋》云“彼南阳之旧国,实天汉之嘉祉”。东晋苏彦诗中有“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全国许多牛郎织女传说的版本中,都明确发生地是在南阳。南阳郭门外,桑下麦青青”,唐代诗人韩愈曾这样说。杜牧路过南阳,用《村行》描绘了“古桑林”的原貌。至今,在南阳城西二十里处(白河西岸)仍可寻到古时的桑林及相关遗迹、传说和“史洼村(俗称织女村)的姑娘不嫁牛郎庄”的风俗。同时,在南阳白河岸边出土的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星座”也进一步印证。白河是汉水最大的支流,素有“天汉中白水“之称,正是传说中的天河、河汉、银河。如此,就在白河两岸发生了家喻户晓、有迹可寻的牛郎织女故事。南朝梁殷云的《小说》提到“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废织紝,责令归河东。”
主要活动:牛郎织女七夕会( 鼓儿哼:郑友忠 )杜全山老师介绍南阳牛郎织女传说的挖掘、整理和申报穿针比赛。南阳文物保护研究院马骥老师讲解汉画像石牛郎织女拓片图案的展示,漂针比赛刘文成老师分享七夕节来历、演变,各地情况和南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吹箫演奏(骆闯)乔治邦老师介绍七夕星象解读、观云、坐看牵牛织女星等活动。
   【宗旨理念】宗旨:更多关注、更多参与、更多保护  理念: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全民共享
【活动主题】访古、寻踪、穿越、发呆、偶遇、感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1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