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北中学第十八届徒步“铁流干里”考察队到达湖南岳阳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马骥 烈日炎炎,征途漫漫。江苏省淮北中学第十八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第43天,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出发,游览岳阳楼与岳阳文庙。 江苏省淮北中学第十八届铁流千里考察队第43天,游览岳阳楼,祭拜岳阳文庙, 由江苏省淮北中学33名学子与2名带队老师组成的“铁流千里”考察队,徒步480公里,一路追寻红色足迹,完成对湖北考察,到达湖南。 岳阳楼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 岳阳楼兴于唐,盛于宋,传承至今历经了由军事楼—城门楼—观赏楼的演变。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自唐始,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雅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其中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皆为千古绝唱。但岳阳楼真正名闻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滕子京于庆历四年(1044年)被贬为岳州知州,他认为“天下郡,非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遂于庆历五年,开始重建岳阳楼,一年后落成。他写下《与范经略求记书》连同一幅《洞庭秋晚图》一同送往在河南邓州戍边的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范仲淹由此写下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它全文360余字,字字珠玑,文情并茂,语气铿锵,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文中先忧后乐的核心思想流传至今。从此楼以文名、文以楼传,文楼并重于天下。 岁月沧桑,岳阳楼数遭水患兵燹,屡圮屡修,有史可查的就达30余次,最近的一次大修为1984年落架大修,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时的形制,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它坐东朝西,构造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凝重,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三层楼中,设置、装饰、图案风格各异,特显风姿。尤其是挂在二楼的《岳阳楼记》雕屏——从范仲淹的文到清朝书法家张照的字都珍贵无比。 岳阳楼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文化遗产,2011年荣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点。以岳阳楼为主体的景区面积为670亩,分为文物保护封闭式管理区和公益性开放式休闲区,内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小乔墓、瞻岳门、洞庭风韵诗廊、汴河街、双公祠、五朝楼观、碑廊、吕仙祠等多处景点。景区内绿荫修竹,环境幽雅,文化气氛浓郁,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曾登临岳阳楼。 岳阳文庙,又名岳州文庙,岳州学宫,坐落在岳阳市洞庭路郭亮街(旧称翰林街),与驰名中外的岳阳楼隔街相望,为一处历史悠久的宋代官学。岳阳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六年(1046年),与岳阳楼是前后续建的姊妹建筑。二者皆为一个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封建正直官僚——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所建。据记载,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滕子京因直言进谏,屡遭贬谪。范仲淹时任参知政事,曾出力相救。庆历四年(1044年),谪守岳州后,滕子京不因委屈而消沉,而是振作精神,昂扬心志,重展宏图。他首先看到岳阳楼年久未修破损不堪,急待修葺,滕子京认识到这一名胜“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于一年后政通人和,便有重修岳阳楼的主意,于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了岳阳楼。据《宋史》记载,滕子京“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时过一年,又于庆历六年(1046年)迁建文庙,兴其官学,《岳州学记》载,“大其制度以尝之,庙仪既成,乃建阁以聚书,辟室以授经,两序列斋,以休诸生”,并叙述了当时“大总作室之数,为楹八十有九,祭品什具,稽于礼,资于用,罔有不备”的建筑规模和齐全的祭礼设施 一个个稚嫩的身体,一个个黝黑的面庞,却展现出坚定的眼神和惊人的毅力。 铁流,认知世界的美妙路径。 所有的路都不是一下走通的,所有的成绩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每天获得新知的状态就足够欢喜,即使走的慢点,也不会沮丧\放弃。铁流是一项使命,但这是一项聪明人足够勤奋才能完成的使命。 江苏省淮北中学第十八届“铁流千里”考察队今年的考察将历时53天,将是该考察队史上最长的一次考察。队员将从江苏徒步至河南镇平,然后再到江西萍乡,总行程2000余公里。76名小队员们还将沿途捐助60名特困生或留守儿童,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看望老党员、老战士,参观瞻仰各地烈士陵园和纪念馆。 这次,他们将到河南省镇平县瞻仰彭雪枫将军故居和江西省萍乡市秋收起义广场参观学习。 江苏省淮北中学始建于1941年,是刘少奇、彭雪枫、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一所抗日军政学校。从2007年至今,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七届铁流千里考察活动,近700名师生徒步4万多里,途经湖南、江西、海南、北京等10多个省市,先后抵达井冈山、韶山等革命圣地。本次活动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让学生在磨炼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2024年是原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将军殉国80周年、新四军四师原参谋长张震将军诞辰110周年,江苏省淮北中学为了弘扬铁军精神、传承文化薪火,在暑期举行第十八届“铁流千里”活动。
淮北中学原名“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是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41年创办的一所抗日军政学校。 2024年6月29日“铁流千里”考察队从泗洪县出发,共有76名中学生分为两批徒步奔赴河南镇平和江西萍乡,一路寻找红色足迹,其中一批重走彭雪枫将军西征东进抗日路。 徒步是一种体验自然、锻炼身心和提升团队凝聚力的活动方式。参加学校徒步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提高健康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个人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 徒步过程总能有所感悟,你能身体力行,感悟到生活哲理,明白人生意义。旅途观赏美景,登高望远,让自己胸襟更加开阔。可以感受大自然最纯粹的空气,感受动植物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欢快。 徒步让你孤独;忘记生活给你的烦恼;让你返璞。徒步可以磨炼意志,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路上困难让人不断克服,调整心态完成目标路途,非常锻炼毅力。 徒步,让你学会独立思考。伴着呼吸的频率,宁静地放空;伴着心脏的跳跃,感受着自己。为什么要徒步?你心中似乎有无尽的话想说,到了嘴边,却只说了一句:因为想走。徒步教会你怎么与孤独相处、怎么与自己的内心融洽、怎么学会独立思考,但是徒步更想告诉你的是世界上一个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当你一个人在徒步的时候,你没有了簇拥感、你没有了包围感;你远离了嘈杂的人群;你的眼前只有道路两旁的风景、你的内心只有自己的声音;你会在徒步中发现自己的原貌、你会在徒步中学会坚强、你会在徒步中学会思考。徒步,让你重新找回目标。世界的不安定,让人也变得浮躁,很多时候连把自己相处的时间都交给了手机或娱乐。我们看待外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目标失去了焦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所闻所见麻木不仁。
然而徒步,却能够让我们找回迷失的自己,并重新确立人生的新目标。人生就是一场徒步的旅途,路上尽管艰难与困阻,一路疲惫不堪,但美丽风景,大自然的声音,清新的空气让我们感受美好。 江苏省淮北中学第十八届“铁流千里”徒步考察队,用心感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用脚丈量着中国的960万平方的土地,用手记录着中国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民族传统文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江苏省淮北中学通过“铁流千里”考察队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充分展示了学生们朝气蓬勃、拼搏进取的青春风采,更展现出了不屈不挠、砥砺奋进、超越自己的雄心壮志!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