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1 于 2025-1-13 00:09 编辑
2025南都车友会春节自驾游湖北踩线考察---秭归三峡大坝.宜都三峡长颈鹿乐园.松滋市洈水汽车露营地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南都车友会 马骥 2025年1月11号,在南都车友会在郭金辉会长带领下,副会长马骥老师,资深会员金牌领队老刘哥一起继续对湖北秭归三峡大坝.宜都三峡长颈鹿乐园.松滋市洈水汽车露营地开展2025南都车友会春节自驾游湖北踩线考察 一.秭归三峡大坝 秭归(zǐ guī)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2012年有人口38万人,汉族为主。西汉置秭归县。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 2011年秭归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秭归,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577)置秭归郡,避郡县同名而改秭归为长宁县。 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改长宁为秭归。 唐武德二年(619)置归州,天宝元年(742)改置巴东郡,治秭归。 乾元元年(758)复置归州。宋时仍名归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归州路,十六年(1279)降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废归州置秭归县,隶夷陵州。十年(1377)再改秭归为长宁县,十三年(1380)裁长宁县复置归州。 清雍正七年(1729)置归州为直隶州,隶属湖北省。雍正十三年(1735)升夷陵州为宜昌府,归州直隶州降为县级州,属宜昌府,不再辖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秭归县。隶属荆南道。民国11年(1922),隶属荆宜道。民国21年(1932),隶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隶属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名秭归县,1949年~1991年,先后隶属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宜昌专员公署、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宜昌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宜昌地区行政公署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宜昌市人民政府,秭归县隶属宜昌市 三峡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也是目前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机组设备主要由德国伏伊特(VOITH)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组成的VGS联营体和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组成的ALSTOM联营体提供。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2020年8月,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已在长江上游形成,三峡水利枢纽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已开启11孔泄洪。
二.宜都三峡长颈鹿乐园 宜都人杰地灵,晚清国学大师杨守敬、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独臂将军贺炳炎诞生于此,宜都还是全国民间故事之乡,境内青林寺村拥有"中国民间谜语第一村"的美誉。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与清江环抱,巴楚文化交融,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鄂西门户"美誉。现辖8镇1民族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7万,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3.7万亩。 1949年7月宜都县解放,划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58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宜都工业区撤销,仍属湖北省宜昌专区,1970年后属湖北省宜昌地区,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1998年改称宜都市。现辖8镇1民族乡1街道、2管委会,总人口39.6万,面积1357平方公里。 三峡长颈鹿乐园项目由上海阡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宜都市政府共同打造。项目位于高坝洲镇白鸭垴村,西临清江,北接国家4A级景区青林休闲旅游区,总面积880亩,是一个以山林、湿地、清江、野生动物等资源为依托,集萌宠互动、亲子游乐、休闲度假、山地探险、山水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景区内设有萌宠乐园、长颈鹿互动、山地滑车、探洞工场、儿童乐园等十大特色主题项目。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清江风光,沉浸式体验海底寻宝、自驾山地滑车等趣味项目,还能与长颈鹿、松鼠猴、火烈鸟、羊驼等58种萌宠动物近距离接触,体验大自然的神秘之旅。 此外,度假区内拥有传统集中式、帐篷营地式、丛林小屋式、临江别墅式、山野洞穴式及山顶会所式6种不同风格的客房120间,以及配套可容纳450人同时就餐的多个餐厅,充分满足游客不同需求。其中,长颈鹿餐厅毗邻长颈鹿互动区,在游客就餐时,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长颈鹿开展互动。 近年来,宜都在以工业立市的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先后推出了宋城三峡千古情、鲟龙水街等一系列满足市场需求、富有地域特色、人气火爆的文旅产品,促进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文娱旅游等已成为宜都“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 松滋市洈水汽车露营地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隶属荆州市管辖。国土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2.3万亩,共辖16个乡镇2个开发区,人口近100万,未来2-3年,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30万人以上。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华实蔽野,系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松滋市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萌动于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昌盛于改革开放。 松滋古属荆州,战国属楚,秦属南郡,隋朝大业属南郡。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设县, 松滋城区名高成。东汉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今公安县)。三国时属吴,隶于孱陵,但设乐乡督治(治于今涴市镇)。东晋咸康3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从此县名延续到今。 民国元年(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二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三年,改为荆南道,松滋属之。四年,属荆宜道。十六年,又属省辖。二十一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二年八月,县治迁磨盘洲,月底迁回松滋城。二十九年七月,县治迁车家冲,八月迁麻水平。三十四年九月迁新江口。 新中国成立后,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县治新江口。1996年5月18日撤县建市 洈水汽车露营地,是集户外运动、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全国首个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获露营行业最高奖"鹿鹰奖"。营地依托洈水国家水利风景区森林、湿地、岛屿等多样化自然特色条件,在洈水大坝下的丛林中依势而建,以丛林为主题风格,强化人与自然环境互动。占地407亩(21,193平方米),规划分为主会场区、主营区、特色住宿区、活动娱乐区、配套服务区等五个主体功能区。主会场区包括丛林广场和舞台。主营区包括:房车营位区、自驾车营位区、露营帐篷区和商业帐篷区。特色住宿区拥有5个房车花园酒店、15个自驾宝、15间童话主题树屋、5间丛林木屋、5个观星帐篷、4个亲水野奢帐篷等个性化住宿产品。活动娱乐区分为,家庭活动区,包括丛林探险乐园、儿童乐园、戏水池、采摘园;运动区,包括笼式足球、攻略箭、垂钓、攀岩;团建区,包括空中华容道(高低空探险)、丛林野战乐园、过五关斩六将(团队拓展基地)。配套服务区有游客服务中心、淋浴房、洗衣房和卫生间、书吧、茶吧、简餐厅等。滤去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洈水假日汽车营地将带给您一个亲近自然的时尚、欢乐、放松的浪漫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