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公安局派驻西河堂村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警”色力量 图文:光影中国网 南都车友会 马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内乡县公安局派驻夏馆镇西河堂村第一书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与希望。自2022年5月选派以来,第一书记扎根基层,积极投身于西河堂村的各项建设工作,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力量。 一.深入调研,精准把脉乡村发展 第一书记到任后,迅速展开深入调研。通过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西河堂村的村情民意、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村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与村“两委”共同商讨制定了符合西河堂村实际的发展规划,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 二.争取资源,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前提。内乡县公安局驻村工作队了解到村民用水困难的问题后,第一时间向局党委汇报。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胡万里多次实地踏查研究,并积极与夏馆镇党委、政府及县水利局对接沟通,申请专项资金、商讨解决方案。最终,由水利局合计投入45万元在西河堂村小沟组修建深水井两眼,解决了村民生活饮用和林果灌溉的难题,引来“幸福水”,滋润万民心 。此外,第一书记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不断改善村里的道路交通、路灯照明等基础设施,争取项目资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河道整治,”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帮扶,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第一书记深知这一点,他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西河堂村的自然条件,“鼓励村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果树品种结构”,并引入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黑李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多方支持支书张晓丽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村民将黑李等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第一书记的努力下,西河堂村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四.强化党建,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第一书记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协助村“两委”加强党组织建设。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积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使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新的一年里,内乡公安局派驻西河堂村第一书记将继续坚守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西河堂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努力让西河堂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潜移默化,聚力乡村文化振兴。驻村工作以后,感慨于乡村厚重的历史随着时光逐渐隐没于烟尘中,前人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事迹足以让后来者细细品味,留住乡愁,留住村庄文化的根,很有必要进行抢救性的收集整理。和村民一道利用丰富的石材资源制作了一批文化石刻成为村里的新地标,组织大学生假期用墙绘扮靓家乡,支持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作用,开展村民自发文化活动。同时过往的成败得失,对于今天的乡村振兴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脚踏实地我们必将继往开来。用三年的时间整理编写1949-2019共70年间的《西河堂村志》编写的过程也是凝聚人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广大村民们也积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上级部门也及时给予了宝贵的指导建议和史料支持。 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的起到了文明乡风、凝聚人心、提升文化内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