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3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光影网摄影人 妙心 早晨的阳光 笑笑 岁月静好 深山采风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触摸千年蚕韵,感知美丽乡村新画卷!
                 ——南召二高中鹿鸣文学社赴河南省蚕科院柞蚕基地参观研学
202559日,南召县第二高级中学鹿鸣文学社的师生们走进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柞蚕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活动,近距离感受家乡悠久的柞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  
五月的柞林涌动着生命的诗行。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柞树林间,亲眼目睹了七彩柞蚕在枝头蠕动的生动场景。但见七彩柞蚕在晨曦中吞吐翠叶,宛若遗落的虹霓——金黄的"宛黄"、靛蓝的"胶蓝"、绛红的"鲁红"......这些被科技点化的精灵,正续写着《诗经》中"蜎蜎者蠋"的古老篇章。老蚕农演示"蚕坡轮作"时,瘦瘦的手指划过柞树年轮,仿佛在弹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乐章。  
基地负责人介绍,南召县作为“中国柞蚕之乡”,已有2000多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培育出“宛黄”“胶蓝”“鲁红”等七种彩色柞蚕,不仅提升了经济效益,还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同学们认真记录柞蚕的生长习性,了解蚕农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蚕坡轮换”,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随后,师生们聆听了蚕科院专家介绍了柞蚕深加工的产业链,从蚕茧抽丝到蚕丝被制作,再到高附加值的蛹虫草保健品生产,深刻体会到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文学社成员张茹婷同学感慨道:“原来小小的柞蚕背后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科技与文化,我们要用文字记录下家乡的振兴故事!”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特色产业的自豪感。让文学扎根泥土,让文化反哺乡村。"带队教师靳晓伍望着学生们专注记录的身影如是说。这场与蚕文化的美丽邂逅,已在少年心田播下传承与创新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的文化自信。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0 金钱 +70 收起 理由
黎明扬帆远航 + 30 + 30 相当给力!
孤心汉子 + 20 + 10 鐩稿綋缁欏姏锛
小色友 + 30 + 30 活动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5-5-12 2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5-12 23:39 | 只看该作者
{:7_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5-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拍摄,欣赏支持老师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