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叶成荫 于 2012-6-22 11:08 编辑
相机型号: NIKON CORPORATION NIKON D7000 iso: 160 快门: 1/160s 光圈: f2.8
方城男孩儿卢学志——一个七岁的白血病患者
前不久,和朋友一起来到方城独树的英才学校,想了解一下该校的国学传统教育。之前曾来过这里,是因为该校对贫困失学孩子的帮抚、对留守儿童的收留、对顽皮儿童的《弟子规》教育让许多孩子知道怎样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等等与众不同的做法,使得这所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经济落后的学校竟招收两千多学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一个富有爱心的学校总是不停地做着让人感动的事情。刚到学校,就偶遇一对农村夫妇来给孩子办理离校手续,听说了一个他们的七岁儿子患上白血病后与病魔抗争的故事。
这名男孩儿叫卢学志,今年七岁,独树镇英才学校一年级学生,方城县独树镇马库庄村大寺组人。据他家人讲,2011年12月份,正是天真烂漫的小学志突然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突如其来的飞天横祸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塌了天,父母东接西凑、卖掉所有值钱的家当北上郑州、北京给孩子治病。在一年多的治病过程中,光医药费已花去二十多万,家里早已债台高筑,但学志的父母仍在努力四处筹钱,母亲流着泪说,这个孩子太懂事了,在治病中表现出坚强与勇敢,让我们不忍心放弃治疗,哪怕有一点点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我注意到孩子身上插着输水的针头,我问:孩子打针输水哭不哭?他父亲说,别说打针输水,就是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穿剌、骨剌中,就连大人都疼得喊叫不已,这个孩子却没吭一声,连现场治疗的医生也向这个七岁的小男孩伸出了大拇指,连说道:孩子的勇敢真的很少见。
我问孩子:你想上学不?孩子点点头,眼睛里露出渴望的眼神,我说,想不想再去看看你的教室,孩子活蹦乱跳地站起来,朝门外走去,他把我领到他以前的教室,透过窗户探着头看到教室内昔日的同学正在上课,传出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这孩子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多么残酷的画面呀,一个七岁的孩子,却因为严重的白血病,站在近在咫尺的教室,却再也不能进去学习,也许他这一辈子也进不了学堂了,我真的不知道孩子此时此刻在想什么,他也许不知道自己究竟患的是什么病,更不知道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他将很快面对死亡的威胁....面对人生如此残酷的现实,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奈。
听学校的老师说,这个孩子在班里特别听话,学习成绩在班里前十名,特别喜欢画画,最爱画《铁甲勇士》,在班里经常得到奖品。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打小就特别懂事,从不花零钱,有时口袋里二、三块钱能装好长时间也不花。最让人感到心疼的是,这孩子不爱接受别人的施舍,别人给钱,他从来不要。这么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志气?我拿出二百元钱给从外面玩耍回来的学志,说伯伯想资助你一下,你治病要花很多钱的,这个孩子把两手放在身后,死活不要。多好的孩子!要是没有病该多好,苍天怎么会如此不公,把病魔降临到孩子的头上。
他们该离开学校了,学校领导表示,将尽最大努力献爱心,通过各种渠道为孩子募捐来帮助这个孩子。走到操场旁,见到其他学生在游戏场地玩耍,小学志情不自禁地站在旁边看了起来,是啊,这个曾属于他的场地,现在离他越来越远了。
得知他要离开学校的消息,同学们纷纷过来相送,没有离别的泪水,只有童心的笑容,他们这些花季般的年龄,也许不懂得什么叫刻骨铭心的离别,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还小啊,她们不知道,站在旁边的我们这些大人,心情怎么也轻松不起来,因为我们知道,小学志这一走,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到这个学校?
想到这,我的心里堵得慌,情不自禁掏出二百元钱,塞给他的母亲,尽管这钱救不了什么,但至少让我的心,能传递一种爱的声音,也算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