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白河布衣 于 2012-7-18 23:16 编辑
{:7_294:}这么快~~要去的。
丹霞寺是南召县的核心文化旅游景区之一,寺院位于南召县东北部,留山镇北五公里处。因寺院后山前岭土质红色,建寺初取名红霞寺、仙霞寺,后因“每日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而更名为丹霞寺。南召丹霞寺与淅川香严寺、镇平菩提寺并称为豫西南地区三大千年古刹。 整个寺庙坐北向南,后靠蟒垛山,左邻青龙山,右依白虎山;远处有档子山作屏障、玲珑山相呼应,寺院山门前还有一条九龙河呈S状流过,这一切都使得丹霞寺自然环境显得极为优越。 据文献记载,丹霞寺始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开山祖师为唐代临济宗著名的丹霞天然禅师。至北宋崇宁四年(1105),禅僧德淳又将寺院翻新增高,且购置田产,据山占水,日渐兴盛。元朝末年,因遭兵乱,被焚殆尽。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禅僧谭宽又在寺院废墟上修建庙宇一间。明正统元年(1436)自然禅师又竭力筹划重修。明嘉靖二年(1523)僧性寿又加以扩建,丹霞寺得到了中兴,面貌焕然一新。“南北营殿,东西构堂,中则巍然耸出山巅,又塑三大佛像和十八尊罗汉。昔之漫延荆榛今则巍巍殿宇,临之者悚敬,游之者畅怀。”但是到了明朝末年,寺院再次被毁。清初,砥中和尚清理遗址,重修寺院。接着静庵、冕珠二和尚继其志,焚香修道,竭力劝助,经过重修,庙宇更加辉煌。寺院内外古木参天,翠柏成荫,郁郁葱葱,景色宜人,被列为南阳古八景之一,丹霞寺从此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僧众达300多人,寺产也大大增加,民间至今流传着“八百里伏牛,五百里丹霞”之说。丹霞寺现存殿宇为清代建筑。全寺占地面积达50余亩,有殿堂房舍140多间。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山门、伽蓝殿、大雄宝殿、毗卢殿、藏经楼、方丈室、天然祖堂等。寺院西南面400米处,有一片面积达几十亩的古柏林,丛林深处,为历代禅僧之墓葬地,现存元代砖塔八座,清代石塔四座。 目前,丹霞寺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寺庙之首,豫南禅宗圣地。丹霞寺正以秀丽的景色迎接四方宾客。 荷花香里品“莲宴” ![]()
仲秋时节,瓜果飘香。慕名而来的游客尽享秋天丰收的喜悦。
当我们来到南召留山时,千年古刹丹霞寺氤氲在薄雾中,忽隐忽现,恍若仙境。
把目光收回来,信步走进一片荷塘,荷叶田田,满目苍翠,绿意逼人;各色荷花点缀其间,娇艳无比,清香袭人。
走进这荷塘中央,便来到了“雪莲山庄”。这里距丹霞寺不过千米,也是去丹霞寺的必经之地。
在山庄前的空地上,是大片的黄沙。我们干脆把餐桌移到了这沙滩上,餐桌上摆放的是新鲜的莲蓬、新收的玉米和新摘的各色水果……一边欣赏着这周边的美景,一边品尝着清鲜的美味。“雪莲山庄”主人申少科告诉记者,留山这块儿山清水秀,稻田地多,非常适合种植浅水莲藕。今年他在这里种了300多亩莲藕,分雪莲、红莲、白莲等四种,用的是农家肥,浇的是山泉水。品种优良,加之全程无害化管理,他的莲藕吃起来香软无渣,有一种本色的新鲜。
“雪莲山庄”菜系,自然以莲藕为主,通过蒸、煮、炸、卤、煲、拌等可做出近20道各色莲菜,荤菜食材取自山野柴鸡、野生鱼、山野兔及散养牛、羊、猪所产的肉,素菜取自山庄自产的无公害蔬菜,汤类酸、甜、咸、辣五味齐全。
在城市里呆腻的人们,在周末或节假日不妨到这里来,一尝农家风味,一放身心疲惫,你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在这里就餐,不仅可以吃到放心、可口的山野美味,更能欣赏到美丽的荷塘风景,呼吸到清新的山野气息,让人顿感浑身轻松,心情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