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凌顶览山 于 2013-4-29 17:08 编辑
在晨雾与烟雨中,跳上一辆桂北山村所独有的柴油三轮车,跌跌撞撞地来到了熊村
熊村离大圩不到十公里(大圩距桂林18公里),十几分钟就到了
熊村因熊姓始祖由江西迁入而得名
古村虽然不大,巷子却横七竖八,似棋盘布局,随地势而起伏,走入如迷宫八卦阵,想回避重蹈覆辙都难。
古道古巷,虽然都很狭窄,但小桥流水,街区拱门,石板地面,颇具江南水乡风韵。
街道两侧,明清风格为主调的古典建筑,辅以青砖外墙,雕龙画凤,古朴典雅,纤巧玲珑,蔚为壮观。
熊村是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
因其地处湘桂水陆商旅古道,家家作商铺,户户有生意。从那些至今还很规模的江西会馆、湖南会馆和泊船码头的遗迹上,似乎可以显现四方商贾云集的光影,那种昔日的繁菜可见一斑
随着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变迁,当今的熊村变得更老了,益显古朴、沧桑,同时还有些悲壮、凄凉
也许这个水陆商旅古道命该萧条,也许动乱年代对政治的畏惧与血腥清洗,也许现代人们不安分居守这片老朽......
于是,这个千年古镇就这样慢慢地被“遗弃”了,成了“鬼村”,失去了亮泽,长满了青苔,布满了尘埃,安静地在那些同样的阳光下,在那些同样的风雨里存在、繁盛、衰废、枯朽、塌损下去……
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举办运动的水平一直是“史无前例”与“波澜壮阔”的
街道里凡能书写的墙壁,至今还满幅着五六七十年代很清晰、很激烈、很惊魄的红色标语和领袖头像,只是随着岁月的冲刷,那些颜色变得深暗了,而且下面都淌下一片模糊,使人 感慨这个角落里运动的能量和斗争的深入,又不免幽生血淋淋的遐思与战栗
谁能知道这些生生世世为了吃穿和生息的人们,为了别人的某种忽悠而断送了多少养育自身的世代积淀与千年繁华呢?
而今那些居民,几乎家家闭门关户,锁锈栓死。透过门缝的院子,看到的多是过膝的荒草,遍布的蛛网......
所有的居民大门的门额上都悬挂有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让人臆想这里的每一个暗角似乎都闹过鬼,伏藏着妖邪怪异
终于寻到一家看似有人的住户,正呼访时,突然窜出一只柴狗疯狂扑叫,吓了一个不一般的一大跳,惊悚却不敢逃。放着胆子对峙良久,阴晦的漏光里,癫癫瑟瑟走出一位和这房子一样古旧的佝偻老人,同样让你又吃一惊
这是这里和我这个游者一样稀缺的堂主
与堂主穿越时空对视,恍如隔世。长久交谈,也亦如闻天语
终于明白了一些信息:过去的大户们都死绝了,房子都没人住;我们很乐意住自己的土坯房,孩子们都搬到新街上了,这里不让拆,也没人要、没人管,又不想丢下祖宗的这些遗留......
淅淅沥沥的雨中,大半天的转悠,无数次的重覆,竟然没有发现一个类游的同伴
我,成了这里唯一的访古者
离开的惆怅和疑虑总是伴随着美好的愿望
熊村,总不能这样任其尘封和遗失下去。即使不能复辟千年荣华、曾经商旅,也应该引来游驴、色驴、好事之驴的吧......?
村头的那棵千年枯树,已经长出了新枝
相机型号: Canon Canon EOS 5D Mark II iso: 200 快门: 1/60s 光圈: f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