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9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影展来多少稿算大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6-18 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6-4 11:44| 发布者: cphoto| 查看: 108| 评论: 0|来自: 中国摄影报

摘要: 赵本山的小品里有句台词说,要多少是多呀。如今的摄影活动,无论大赛还是大展,都面临着来稿量有多少才算大的同类问题。 前些年,许多摄影活动都会标明来稿多少,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又创新高等。面对公众越来越挑剔的 ...



  赵本山的小品里有句台词说,要多少是多呀。如今的摄影活动,无论大赛还是大展,都面临着来稿量有多少才算大的同类问题。
     前些年,许多摄影活动都会标明来稿多少,规模不断扩大,数量又创新高等。面对公众越来越挑剔的审视眼光,面对主办单位越来越高的需求,面对摄影业界越来越重视品质的潮流,很明显,摄影活动来稿量多并不能绝对证明其影响力大,也并不能证明其专业水准高、品质能获得业界认可,但如果没有一定基数的来稿,则同样会因为优质资源的匮乏而影响其整体素质和专业品质。不过,颇有意思的现象是,近期的一些重要影展,比如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不再过多强调来稿数量,而且有意识地限制每位作者的投稿数量,另有一些影展活动以相对封闭的方式来定点征稿。
     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80多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如今听来依然振聋发聩。同样,大展与大赛之大,亦非数量之谓也,而是有大影响、大实力之谓也。这样的大影响、大实力,不只停留在来稿数量众多、参与面广,更重要的是有更多领时代风气之先、得专业精神之髓的宿将新锐一直重视之、参与之,有更多符合这一项活动精神特质和品质追求的作品应征。在这一层面,为了补自然来稿之不足,从TOP20·2011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到正在征稿的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都实行了不同样式的推荐制度,希望通过业界有识之士,集纳更优质的资源,使活动本身更好地树立品牌、扩大影响。
     固然,来稿数量的多少是一项摄影活动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来稿质量的高低才决定着其现实功用和发展潜力。作为摄影活动的成绩指标,业界应更多地把来稿作品和参与人群等在前期拓展的基础上做深入的分析,而不应该为了纸面上那一串串好看的关乎来稿的数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5
发表于 2013-6-19 22:22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6-18 20: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支持,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18 10:20 | 只看该作者
浏览欣赏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