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心灵的穿越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一次心灵的穿越
“前天的这里满是云雾,我来干活一个月了,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美的景色。你看过西游记吧,就是那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那白云象大海一样,一浪一浪的……”这是在白石山上修路的一位民工向我描述着他所见到的美景。我清楚地记得,他躺在山石下正在休息,手指着那高大挺拔的峰林。
“哎呀!不能再说了。”我打断了他的话,象是不能再接受这样的刺激。尽管眼前正是那奇峰林立,绝壁横陈,险壑纵布的景象,但唯独缺少那云海,依然为没有赶上那样的天气而有些懊悔。
就像是你想往的那样一种高潮,快感在不断地积累着,但最终没能攀上那高峰。幸运的是,我渴望的那种高潮始终在我心中,一切尽可由自己掌控,我的目标依然是穿越,从身体到心灵,而心灵的穿越该是世上最奇妙的事。
(一)
十一迎来了难得的假期,火车载着我终于离开了都市,向着200多公里外的高山峡谷——河北涞源县白石山。又是一段陌生的旅程,同样是受那美丽风景的诱惑。尽管是一次短途之旅,但离开钢筋水泥的束缚,冲破城里污浊的空气,心情总是愉快的。邻座是几个在苟各庄(靠近野三坡)开农家院的男子,旅游季节接待朋友的光顾,闲时携一鱼竿在溪水边垂钓,冬季则去别的地方干点零活儿。“你们去过那么多地方,觉得哪里最好。”我问。“当然是苟各庄。每次去北京,一下火车,就能闻到空气污浊的味道,晚上连星星都看不到。我们苟各庄空气清新,没有任何污染,有山有水有星星,哪里也比不了。”如果你从他们身边走过,看着他们农村的打扮,可能都不会看他们一眼。但如果你和他们交流,你会感觉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感染着你。第一次在火车上举起了酒杯,和这些善良、淳朴、乐观的人们干杯,分享人们心灵中的那一份善和美。
经过近7个小时的颠簸,到达涞源已是午夜时分。走下列车,小站四周一片漆黑,我下意识地抬头仰望,繁星布满了黑色的夜空,久居城里的人哪里见过这等星空,黑色的夜幕中像是镶嵌着颗颗晶莹的宝石,漫天散落着,或许是这里的夜太黑,星光显得那么明亮,此时才真正理解什么是群星璀璨。
涞源的夜凉凉的、静静的,空气中似乎都带有山与水的甜味,嗅着这味道,盖着农家厚厚的棉被,酣然入睡……
(二)
白石山位于县城南面20公里,乘着在当地租用的小巴向海拔1850米的白石山东门进发,按照计划是东门上,西门下,横穿2096米的白石山,当地人称之为“玩全程”。尽管晚上只睡了5个小时,但窗外的自然风光让我忘掉了旅途的疲劳,像是刚刚冲出了牢笼,看到什么都新鲜无比,心中涌动着冲动和贪婪。车子空间很小,我只能跪在地上把相机对准窗外。看到我如此执着,同车的人把副驾驶的座位让给了我,司机师傅也很善解人意,中途不时地停车,让大家下车欣赏一番。满目的青翠叠嶂,蜿蜒崎岖的盘山公路,起伏而朦胧山峦,相机的快门已经按个不停。“这样的风景山上多的是,不用这么着急拍照。”司机师傅善意地劝慰着。但他哪里知道,那颗已被美所挑逗的充满欲望的心已经无法平静下来。
白石山因山石多为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由于开发的的时间不长,知道她的人并不多。据说这里的白云岩盖山石形成于10亿年前的海洋环境,在亿万年漫长的岁月里,地壳的运动和风化作用使岩层变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
多少年来,人们只能遥望它的高大、雄伟、神奇,很少有人能接近它,深入其中。90年代后期,当地人靠国家发行专项债券修建了通往山中的公路,这里的雄、险、奇、幻的自然风光才渐渐被人们所了解。也走过了一些大川名山,毫不夸张地说,白石山的美不逊色于祖国的其他名山,只是宣传不够,这里还没有那么大的名气,但也正好是躲避人潮,旅游休闲的绝佳去处。
每攀上一个高度,每拐过一道弯,都被眼前的峰林沟壑景观所震撼,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这里的山川秀色没有人工雕琢,没有娇娆造作,没有刻意装饰,一切都在自然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