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假设,影像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某些关键思想或感觉之传达。” ── David duChemin,《摄影眼─视觉语言的字汇与文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哈洛特‧曼特认为「没有经过设计的照片,无法传递内容。」也就是说,一张照片的出生,他的使命首先是传递一个讯息。而如何有效传递照片的意涵?这就是摄影的构图设计所探讨的范围。 构图是什么?最浅显易懂的 构图概念便是,把眼前的物件摆放在符合个人「直觉的美感」的地方。简便的三分法/九宫格 构图法,将我们的「视框」切割成九个大略的区域。往往我们将摄影比作用光作画,将相机的感光媒介比作画作。在这样的脉络中,我们往往过度重视 摄影的技巧,而忽略了 摄影师本人的意念、意旨──摄影师想要说的话。 ![]()
美感有公式 教你如何判断一张照片好坏
一张照片为什么好看? ![]()
美感有公式 教你如何判断一张照片好坏
一张 摄影作品引人注目的要件有哪些?当你问一个人说:「你的照片很好看!你是怎么拍的?」而他回答:「我只是觉得好看就拍了。」──他的意思是在说:「我*直觉拍照。」这当中的直觉是什么?微观摄影师内化的直觉,是否有什么线索有迹可寻? 一张作品我们可以透过以下几个项目去评点他:约可分作主题、讯息、选用的元素、元素代表的符号与主题的关联、元素的配置(构图)、整体的色彩运用、快门时机、精致度、与难易度等等。 1.主题 照片主题应是摄影师欲传递之讯息所讨论的目标。主题大部分是一种抽象概念,可以是某种情绪、心情,亦有可能是某种社会价值,诸如自由、正义等。 2.讯息 主题的具体呈现,便是摄影师要传递的讯息。讯息本身是照片内容的直接陈述,一张倾颓的废墟景象所传递的讯息便只是「一处有一座废墟」;一张仰望天际的老人照片所传递的讯息也只是「一位老人仰望着天」。观者必须将照片直观的讯息与讯息的符号将照片主题做连结,才有意义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