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0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阿尔勒专访张克纯:创作会延续聚焦小人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4-7-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佳友在线 作者: 吴栋
     作为唯一一位参展今年阿尔勒摄影节的中国摄影师,来自四川的张克纯的画册《北流活活》(作品)在摄影节开幕第一日就告售罄,偌大的空档煞是显眼。而在稍晚举行的幻灯放映夜上,张克纯的作品一登大屏幕,便受到了全场雷鸣般掌声的礼遇,伴随着叫好与喝彩,西方人对于张克纯作品的喜爱,可见一斑。



法国阿尔勒的古剧院,韩国策展人具本昌正在介绍其推荐的中国摄影师张克纯的作品。吴栋/摄


这层喜爱,并非空穴来风。除去作品气质上的平静含蓄,画面里传统中国遗痕与当代中国现状的共存很大程度满足了西方人的猎奇心。但是,作为一个东方人,张克纯拍摄的初衷,并非为了迎合他人好奇而走出去拍摄。在阿尔勒摄影节上,Photofans找到了张克纯,与他聊了聊:


Photofans:张克纯你好,说说你这次来阿尔勒摄影节的契机吧。

张克纯:去年我的作品参加了Photoquai,完了之后具本昌(注:韩国策展人,本届阿尔勒发现奖提名策展人)老师看到我的作品,就邀请我参加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


Photofans:你参展的这组作品名叫《北流活活》,这个字你说是读“guo”。

张克纯:那是黄河水流的声音,guo……guo……


Photofans:拍摄行程是怎样的?

张克纯:我从山东出发,当时是09年,但我并不是按那条线一次性走完的,我当时找了个赞助商,每两个月在他那拿到一笔钱,出去呆一个月,然后回来,每次就走一个省,两个省,根据季节选择去哪里拍比较合适。然后回来冲底片,想一想之后怎么拍。



张克纯作品《北流活活》阿尔勒展览现场 吴栋/摄


Photofans:交通工具是什么?

张克纯:长途我是坐飞机坐火车,到那我带了一辆折叠的自行车,在当地就骑车。


Photofans:但你是用大画幅的吧,你怎么携带相机?

张克纯:背在身上,一堆东西70斤大概有,挺累的。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你用什么胶片拍的?色彩经过多少调整?

张克纯:柯达的负片。这个颜色在中国很容易拍到,环境灰灰的,颜色调整都挺小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9:25 | 只看该作者


摄影师张克纯在阿尔勒 吴栋/摄


关于张克纯:


张克纯,1980年生于中国四川。他曾获得2008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奖,2012年三影堂摄影奖提名,2012年及2013年索尼摄影奖提名,2014年法国汇丰银行摄影奖提名。他参加的主要展览包括:201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未来展,2013年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2013年法国巴黎Photoquai摄影双年展,2014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以及2014年北京+3画廊“北流活活”个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9:24 | 只看该作者

Photofans:具体说说其中的一些照片吧。我最喜欢一张你拍的墓碑,那场景非常震撼。这张有什么故事?

张克纯:那是在石嘴山拍的,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公墓。我当时是路过,坐车从石嘴山到乌海,过收费站的时候,看到一个新坟,有很多人,这个场景太壮观了,我马上从长途车上下来,走过去拍了这样一张照片。不过我到的时候人都散了,你看到的花是十几分钟以前放上去的。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说说那张在池塘浇水的人吧,这张是你很多展览的海报图,那人感觉很孤独。

张克纯:那张是在宁夏沙坡头拍的,属于腾格里沙漠。那个水塘子是黄河里抽的水,用来浇树,他们的工作就是保证树不死掉,有种杯水车薪的感觉。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在你的画册中,有一张城市的俯瞰图,还有一张山川俯瞰图,这两张与你其他的作品有景别差异。为何会放在里面?

张克纯:拍摄这两张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更高的山头,从上往下俯拍的,它们一个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下的城市,一个是纯粹自然的环境。把这两张并列在一起,挺有意思的。



张克纯画册《北流活活》内页中的两张不一样的景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9:23 | 只看该作者

Photofans:人在你的照片里面占的面积都很小,为何选择这样的构图?

张克纯:这也是拍摄一开始定下的,我在北京的个展有几张新作,全都是聚焦中国大环境下普通小人物的生存方式,之后我的创作基本都会延续这条路,但会让环境冲突会更特殊一点,让普通生活更仪式化一些。



山水之间 张克纯新作之一
在这张作品中,张克纯将原本画面其中一人置换出来,让自己站在那人之前的位置,并让那人代替自己按下快门。


Photofans:照我的想象,你拍一张照片需要的时间都不短,那画面里的元素是怎么控制的?

张克纯:有的照片你等一个机会就可以,比如人在桥下在玩,一玩一下午。包括沙漠里的那张,那人每天的工作就是抽水浇树,我就这样拍一下。也有照片里是我自己,比如假山那张(下图),我让游客帮我按的。包括我的新作品,都会把自己放在里面,把里面原本的那个人置换出来,让他做摄影师,去按这个瞬间(上图)。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这样做的意义是?

张克纯:如果我没有成为摄影师,我也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现场回答观众提问的张克纯 吴栋/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Photofans:看你的画册里说,你拍这组一开始是因为看了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张克纯:是这样,我最早想拍黄河大概是08年,那时我第一回到黄河,中国人对黄河还是有一定情结的,你到那就有自己的感受。但我准备着手这事的时候挺困惑的,一个是费用,另一个是我是不是要下这样大的决心去做这件事。后来我找这方面资料,正好看到张承志的那本书。我挺认真地看了几次,但主要并不是看他描写黄河怎样怎样,而是当时他那个环境与我所处环境的对应关系。书中主人公是要报考地质专业,他要下定决心。我要创作,也要下定决心。


Photofans:书里的确是这样。但其实《北方的河》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摄影师,这个身份也与你挺符合的。会不会受到她的影响去拍一些画面?

张克纯:有一定的关联。他里面的一些描写挺有画面感的,彩陶流成河(注:书中女主人公的代表作品)啊,我也会有意识的去找这些,但找不到。即使如此,他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是让你热血澎湃,完全不过时。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张承志的这本书很热情,但你的照片给我的感觉却非常含蓄,平静。

张克纯:是的,我做了调整。我在拍摄之初去的山东,那次最后一张都没选到这个系列。为什么要调整?之前我在家里做整理,找资料,但与每天实地呆在那的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我会找现实与我有关联的。我当时还对Alec Soth的《眠于密西西比》有感触,我觉得那组太棒了,我想,我要拍就要拍出那种感觉——诗意,与梦想有关。但后来发现,我眼前的这个现实,是避不开的,它每天不停地出现在你的眼前,我觉得我要花大量的笔墨、大量的胶卷,去拍这些东西。


Photofans:所以这也是你作品中把许多中国符号纳入其中的原因么?

张克纯:对。



北流活活 张克纯作品


Photofans:但我觉得,中国,或是说东方的一些元素,是否更会引起西方人的猎奇心理?你在作品中是否会刻意去寻找这样一些元素?

张克纯:我觉得所有人都有猎奇心理,这不可避免。但我觉得我的作品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猎奇,还是有一些我个人的特质在里面。在拍摄时,我不可避免地会去找冲突很剧烈的元素,构成有一定形式感的画面。这些形式感的东西,都是在拍摄之初就定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