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西乡村旅游来说,想招大学生,但“乡村”俩字,没有足够魅力。虽已成为旅游消费主战场、创业就业新渠道,但人才匮乏长期困扰其发展。11月12日,省旅游局在全省范围选取18家成熟的乡村旅游景点,首次设立3个培训基地、15个实习基地,借优秀景点所积累的开发、管理、营销经验,重点培养一批急需的乡村旅游人才。
旅游扶贫是国家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旅游是山西旅游业的一支生力军,扩大了包括返乡农民在内的就业渠道,成为我省贫困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从2015年起,我省每年规划扶持约50个贫困村,到2020年将扶持约300个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脱贫致富。今年上半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202.21亿元,占国内旅游接待人次的21.6%。
由于乡村旅游地点一般远离中心城区,报酬低、条件艰苦,以及不可避免的成家后的现实困难,很难畅通招才引智渠道,尤其吸引外部年轻专业人才加入。“因此,必须立足现有条件自力更生,推广已经成熟、科学的经验,并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尽快提高我省乡村旅游的软实力,在全国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说。
此次设立的基地以实用、专业课程为主,重点解决当下乡村旅游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产业规模不大,多数乡村旅游发展保持在自然发展、无序开发状态,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相当一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能力不强;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滞后、缺乏特色,缺少市场营销策划,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乡村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诸多方面。(记者岳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