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旅游目的分析
90后旅途中最担心的问题
90后出行方式 制图:温亮
羊城晚报记者 刘云
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智慧大数据”系列之《旅游不是Play——中国人旅游需求与行为方式调查》,揭示了在旅游大热的今天,国人旅游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旅途中的行为方式和选择偏好、旅游后的感受与评价等相关情况(详见羊城晚报11月23日A7)。
本报告在结合大数据挖掘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同时,形成三个分报告。其中,《旅游新生代——90后群体分析》成为其中亮点。
报告称,90后正在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个群体也正在成为旅游买单的新生代,此次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中,90后受访者占了近五成。他们的旅游习惯和偏好又是怎样的呢?大数据报告首次对于90后群体做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旅游条件]
收入20万及以下者占比81%
本次调查中的90后的生活地,以一线城市为主,占比达到63%;二三线城市人口第二,占到19%;新一线城市人口次之,仅有7%;最少的为县城、乡村人口,分别占7%和3%。
而在学历条件上,总体而言,学历较高。大专或者大学学历者高达86%;研究生、高中或中专,各占5%左右。
令人惊讶的是:本次调查中的90后群体,以年收入20万及以下为主,占比高达81%。
[旅游目的]
偏爱自然风光更甚名胜古迹
调查专门针对90后群体做了旅游目的分析。数据显示,通过旅游去休闲度假和观看自然风光的比例相差不大,分别为68%和73%。这个差距明显小于中年人。同时,90后偏爱自然风光多于名胜古迹,前者的选择比例高出后者27%。
而在旅游行为中,拍照和发朋友圈成为90后旅途中的主流行为,占比很高。这体现了90后“晒”的生活方式和旅游习惯。
[旅游心理]
世界这么大旅游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句“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一度引爆中国人的网络和朋友圈。的确,调查报告发现,80%的90后网友希望通过旅游来多了解世界。
分析认为,这符合90后正处于学生阶段或者刚参加工作,年纪较轻,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特征。同时,90后大多数还处于被家庭和父母照顾的年纪,经济压力以及家庭压力较小,因而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看世界。
[旅游态度]
不爱走马观花注重文化知识
不喜欢走马观花,注重旅游地文化知识的了解,是90后表现出来的旅游方式。参与调查的90后网友中,79%的人都表示: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知识进行提前了解是有必要的。
在旅游时间上,59%的90后受访者会利用寒暑假去旅游。其次,由于大学生时间较为自由,很多人还会充分利用小假期,如三天小长假以及周末的时间进行短途游。年旅游频次多在1-2次。
[旅游方式]
偏好自助旅游和独自旅游
喜欢自由、不被束缚的旅游方式,是90后身上的标志。超过半数的90后受访者选择自助游,并且喜欢独自旅游。90后受访者中选择自助游的比例比27岁及以上的受访者高8%。
但是,由于90后要么经济尚未完全独立,要么刚开始工作、经济基础较薄,所以,对旅游的性价比要求比较高。41%的90后会选择快捷酒店,36%会选择民宿和青旅。
调查发现,近年来大热的民宿住宿深受90后群体青睐,不仅高于前些年流行的青旅住宿方式,而且高出8个百分点。
[旅游担心]
89%的人最怕“景区拥挤”
由于90后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主力。因此,他们的行为取向,会对旅游消费市场的一些指数发生影响。
比如,调查报告显示,拥堵、安全、旅游不文明现象、宰客行为、破坏古迹行为是90后最担心和反感,以及不想去旅游的因素。其中,“景区拥挤”成为导致不想去旅游首当其冲的原因,占比高达89%。其次,“交通拥堵”成为排在第二的影响因素,占比81%。
调查反映,90后对旅游目的地文明现象的要求也较高,有57%的人认为,如果景区出现“随地吐痰、扔垃圾、吸烟等不文明现象”,会导致不想去旅游。
总体来说,89%的90后受访者认为,在旅游过后都得到了满足和放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