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楼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21 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竹林听风 于 2010-10-21 21:29 编辑
怎么看待中性灰原则?
很多人为这个问题争论不休,甚至骂大街闹翻脸。我觉得大可不必,因此我在这个问题上从来不参与争论。
中性灰的基本定律就是:R=G=B。
中性灰问题争论最有代表性的是几年前的大艺网,争得鸡飞狗跳,骂得狗血喷头。何必呢!
其实中性灰问题我见到的最早表述是1995年美国人写的一本关于Photoshop的书,而不是大艺网。我到处搜集关于中性灰的问题,包括大艺网的重要文章一一拜读,只是不发言。然后自己做了大量的实验,最终我表述为:R=G=B。这可不是我的发明,只是我的表述,后来居然成了一些人争论的依据。
我一直坚持认为:中性灰理论是科学的,不是艺术的,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但是中性灰是一个大原则,而不是教条!如果不按照中性灰理论来校正颜色,那就没有一个基本的规范了,也就无所谓偏色了。但是如果把中性灰较真到极端,稍差一点就判定为偏色,这就过于钻牛角尖了。艺术不是1+1=2。台湾著名Photoshop专家游闵州先生曾经提出,不存在中性灰。结果一看到老邮差也讲中性灰是对的,于是马上说:以后再也不对中性灰发表任何意见了。我赶紧给游先生留了言,表述了我的观点:中性灰是大原则而不是教条。在现实中,白色不能偏成红色或者蓝色、绿色,但是,自然景物中哪个算真正的白色?云彩、花朵、石头?哪怕是白灰就能是最白的了?何况环境色的相互影响正是我们感觉影像生动的重要原因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