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元素是一个整体,有一种“想法”弥漫其中。
木沉船与树木的呼应挺有意思的。就形式上,那个看不见的船头的视觉引导的终点是树木,而一列小鸟飞向的终点也是数木,于是就建立了一种非常紧凑的呼应关系。船头因为已经下沉的关系,船尾与树的呼应就有了一个顿挫,它是一个能够撩起内心颤动的“玄接”。“玄接”所引起的那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树形和船尾也构成了一种一边是相互牵引一边是拽扯的张力关系,但似乎也不是绝配。内容上,沉船、树木、飞翔的小鸟三者也很搭配,因为树木也可以是未来之船。船是释家所谓那种“无渡”,至于三者所构成的意象,读者尽可以驰骋想象,见仁见智。它可以是生命的多种状态。但青灯古佛的“青”色调就把他的情绪给圈了下来。山是主体之外的一个有意思的插曲,它对于那三者的平衡形成了一种扯拉,算是一个烘托气氛的旁观者,但他增加了画面的跌宕。我一开始见到的是它的张牙舞爪,那当然也是一种不错的意象。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可谓神来之笔,即系船的那个似有若无的绳索。它当然也算一种点睛,妙在那种“若有若无”。青色的边框有些整体气氛的弥漫,在我眼中是一种结尾的拖沓,或许应该是白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