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进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和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主要关口,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主峰1576米,南距遵义50公里,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要道,是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 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突破乌江天险,攻克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成为黔北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2019年11月12日,四川蜀都书画院组织书法绘画的摄影的老师重走长征路,呕歌长征精神。在纪念碑前,遇到了来自遵义红花岗第五小学“讲好遵义红色故事,掌握青少年自救自护本领”研学实践活动中,发扬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当天雾茫茫的天空,还下下着小雨,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在老师的鼓励下,翻过了娄山关。我跟随小朋友们一起,记录了他们行进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