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20-1-3 09:05 编辑
马秀华木刻像
在南阳市广大农村脱贫攻坚的一线,闪烁着一支特殊的身影——脱贫攻坚摄影志愿者。马秀华是其中一个。
马秀华是光影中国网的摄影师,退休干部,他长期在政法和宣传部门工作所形成的素养,敏锐地意识到,脱贫攻坚是我当百年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一定要留下必要的影像资料。然而,各级扶贫干部身在其中,无不紧张又紧张地在一线实干,很有可能顾不上用镜头留下瞬间,有,也很可能是手机拍照、像素较低、纸质表现的成像质量较差。为此,他直谏有关部门,获准于今年三月成立了“南阳市影像见证脱贫攻坚摄影志愿者”团队。
马老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摄影专著,其摄影作品入选“国展”,被中摄协永久收藏。但,他谦卑低调,忘却年迈,依然敢当“义工”,根据市扶贫办提供的蹲点单位,长期采访于十多个县市区的乡村。
在采访扳倒井村一个夫妻双残脱贫户石志刚的牛圈时,刚好遇到驻村第一书记冒雨去看望他,为了拍到人物正面,他不假思索钻进臭气扑鼻的牛圈,在几头牛的屁股后边选好机位,双脚插入牛粪中,任牛尾巴在他身上乱甩,直到抢到自己所要的镜头。
在方城县杨集镇黑龙潭村,那里舞阳、叶县三交界的边远地段,为采访一个“一条腿走出致富一片天”的 “创业之星”脱贫户李国强,他坚持在39度高温下前行。次日自己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高烧到39度,当即住院治疗。
半年中,马老师共采访了近百个单位(村、扶贫车间、企业),拍片12364幅。其中采访残疾人励志脱贫、带贫典型家庭28户,采访驻村第一书记扎根贫困村带领村民脱贫典型14个,采访脱贫村新风、新貌、新生活的12个。原创《马虎影像》公众号35期约3万字、400多幅摄影作品。他运用摄影语言,抢救性地记录了我市脱贫攻坚战中具有历史意义的精彩、感人的瞬间事像。
结合脱贫攻坚的摄影,马老师在南阳市扶贫办宣传科的具体策划指导下,征集作品、创意设计了“一书一展”:《水源地扶贫新华章——南阳市脱贫攻坚工作掠影》大型摄影专辑,和《践行初心,筑牢使命——南阳市首届脱贫攻坚大型摄影展》。在波及面宽、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一展一书”赶在10月17日全国扶贫宣传日,高质量高水平展出和发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