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万里河山-------长城
图文:光影中国网金韵摄影部 杨子峰
八达岭耸立在北京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山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只见停车场的一辆辆轿车如甲虫,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仰望,蓝天白云,烽火台傲 然挺立。 古代秦朝,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 用砖石砌成的。以后逐渐连成了万里长城。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二千多年前,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就能烧出那么质好量 多的火砖,砌成了坚实的城墙,实在是了不起!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把 祖国的各行各业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保护好长城,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的历史 文化。 城角楼上至今还盘旋着乌鸦,是因为怨气太深了吗?当年为了修筑长城,大兴土木,百姓民不聊 生。无数被抓来的壮丁累死在长城之下再也不能回家。甚至有这么个说法——长城就是由白骨堆成 的!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长城确实造福了很多人。每个人对长城的看法都略有不同,有利有弊,但无可否认的是,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原文明遗留下来的宝藏。就像毛主席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此次游八达岭长城,看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感叹到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领略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 八达岭长城,这一段长城修筑在 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 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边有两米多高的垛口,垛口上面有嘹望口,下面有射击口,是嘹望 和射击用的。城墙顶上每隔300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长城建于明代,明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长6700米,游览的是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顾名思义,它东连永宁,西接宣化,南达北京,北连延庆,四通八达,故有此 名。因为借着地势险峻,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再来看我们脚下的条石,你们知道吗?单 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 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着陡峭的山岭。方形城台就是屯兵的堡垒,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个方形的城台,叫烽火台,所以他们是用烽火传递信息的。只要有一个人看到有敌人来袭,就 会立马点起烽火,一个传一个,就能警戒起来。还有两个城台建在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 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瞭望口是用来观察敌军情况,而射口以便从一个制高 点发射,攻击敌人。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为了 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加以修缮,连贯起来。这就是俗 称的万里长城,至今还有遗迹残存。 走长城好似走人生路;或许人生路更长,岁月与战火的洗刷并没有洗去长城的伟姿,反而使它更加挺立;它,好似雄鸡的脊梁,只有 它,才能使雄鸡挺立在世界东方,才能使雄鸡傲视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