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1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燊海井古法熬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燊海井保留着四川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老盐灶,是将盐井提捞的卤水,烧制成井盐的地方,从把卤水由黑到白的一系列提纯与制作成井盐,都在这里完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7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03 | 只看该作者
衷心感谢版主及各位老师的热情鼓励!{:7_298:}{:7_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1-10 18:03 | 只看该作者
漂亮作品,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百花盛开为你点赞!欢迎你来人文纪实发帖送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燊海井重现了当年自贡盐业的辉煌时代和井盐生产的繁华景象,从盐井提捞卤水,在灶房烧制井盐,在盐仓储藏盐巴,到最后运盐的整个流程,都能在燊海井看到。这座世界仅存的、仍采取传统工艺提卤制盐的古井,体现了中国古代钻井技术发展的水平和古人的独特智慧,堪称古法制盐的“活化石”。

2024年4月21日拍摄于四川省自贡市燊海井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4 | 只看该作者


待打捞起锅中的浮沫后,盐卤就变得洁白透亮了。师傅们将雪白盐晶,铲入用竹篾片和竹筐编制的滤桶中,之后用锅中的淡盐水将桶中的杂质清洗过滤,这个过程叫做“淋盐沥水”。时间是“雪白精灵”成功变身的最后推手,水滴被滤掉后,井盐便制作成功了。

现在井盐技术不断发展,机械化早已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劳作,全国手工制盐作坊只剩下燊海井,“燊海井人”依然默默坚守。年复一年在作坊里重复着烧盐、铲盐、淋盐、抬盐等枯燥的程序,每天与卤水、灶笼子、铁铲、烟子扁、盐竹包、磨盐扁等打交道。在燊海井,师傅们每天都要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自贡井盐的传统制作技艺,他们不仅仅是传统工艺制盐人,更是盐文化的传播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3 | 只看该作者




熬盐也是一门技术活,用的是土办法,全凭经验。从盐井里提取的黑卤里面有很多杂质,如果不除去的话,尝起来会发苦发涩。熬制时,先要在卤水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黄豆浆,经过8小时煮熬结晶。黄豆浆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可以与杂质中的离子发生反应,使杂质沉淀并能被过滤,同时蛋白质的表面还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固体残渣,分离杂质,提高盐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6:12 | 只看该作者




进入偌大的灶房,整个屋子蒸汽缭绕,气温比外面高不少,现在的燊海井虽然没有了鼎盛时期的壮观场景,但仍然能看到整个房间内白烟滚滚,两名光着膀子的汉子守着热腾腾的八口大锅,正挥动着铲子不停地在锅里翻动着。大圆锅就是制盐的瓮笼灶,直径足有1.5米,锅中的盐卤不停翻滚沸腾,在旺盛的天然气和时间的熬煮下,渐渐变成了白花花的井盐结晶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