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记者昨实地探访并现场清点,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出现40处用红色油漆写下的“晓博我爱你”字样。有网友在微博中发帖呼吁,如此“爱情宣言”实在不雅,希望游客提高素质。 昨天上午,记者登上长江大桥,看到从汉阳到武昌一侧的护栏上,写了很多“晓博我爱你”字样,其中偶尔还夹杂着英文版。字体全部用红色油漆所写,非常醒目,仅数百米距离,这句话就出现了共40次,几乎每隔三四米就会出现一次。 ![]()
“晓博,我爱你”“晓博,I LOVE YOU”这两句朱红色字体的情话在长江大桥护栏上有40处。记者陈亮 摄 记者花1个半小时走完整座桥面发现,除了这40处醒目的“晓博我爱你”外,大桥护栏和路灯杆上,还有1073处用各种笔随手刻画的涂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爱情宣言”,让人哭笑不得。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路过此地的行人,多数人表示不提倡此种行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尚重生表示,此种行为为糟粕文化,应摒弃。 黄鹤楼下最多,管理方苦不堪言 网友发帖抨击涂鸦行为 负责管理维护大桥的是武汉铁路局长江大桥桥工段,提起这些“爱情宣言”,驻守桥下的工作人员苦恼不已。 据工作人员许女士介绍,很多游客游完黄鹤楼都会慕名走上大桥,远眺江景,很多小情侣也会顺便留下“爱情宣言”,他们曾经劝阻过,但效果不好。工作人员人数少,又不可能24小时盯防,只能乘桥梁维修清洗的时候,让工人用油漆重新粉刷一遍,上个月才粉刷了一次,没想到仅仅过了1个月又被涂上了 1000多处。 记者现场探访发现,确实如许女士所说,从黄鹤楼脚下上大桥的一侧,涂鸦最为密集。 ![]()
各式各样的情话布满了长江大桥的护栏 而苦恼的是,长江大桥桥工段没有执法权,即使当时抓住涂鸦人,也没有办法管制。 5日上午,网友“Jelly丹丹”在微博中发言,讲述了自己在武汉大桥上的见闻,她说:“武汉长江大桥上,武昌往汉阳方向的桥上,很多地方都用红漆写着‘晓博我爱你’,有英文也有中文的,你会觉得这是爱得真切还是乱涂乱画没有素质呢?” 在帖子后,该网友还上传了一张自己拍摄的图片。 作为大武汉历史见证之一的武汉长江大桥,现在成了少数市民和游客的另类宣言道具,兴致所至,随手涂鸦,形成了一道独特“亚文化”。 记者探访:共有1113处涂鸦 社会学家:这是糟粕文化 昨天,记者到长江大桥上实地查看点数,走完整座桥面的两边发现,加上40处“晓博我爱你”,共有1113处涂鸦清晰可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爱情宣言”,例如“爱你一万年,琳琳”,落款为“吴双喜”;“杨倩:我不是坏蛋,我也好想娶你”;“宝宝会爱瑶瑶一辈子”。 更有“创意”的是,有人甚至在护栏上画上一大一小两头卡通猪,借以表示两人的爱慕之意;还有人写就全英文示爱信息“CAN YOU GIVE ME A ROSE GARDEN?(可否予我玫瑰园?)” 除了爱情宣言外,另有不少其他涂鸦字迹,例如有留念的“颖颖、丹丹、薇薇到此一游”、“许中华、朱奕名到此一游”;有打广告的“征女友:QQ-254099XXXX,限本地户口”。 其中,也有纯属无聊的——有人留言“我护球像亨利”。 采访中发现,除了护栏外,桥面上的路灯杆背面也被人用油漆写上不少“纪念”,例如116号路灯杆背面就写有“山东仁义无双到此一游”字样。 记者见到最近的留言日期是2012年1月2日。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尚重生教授认为,在大桥上留下“爱情宣言”的现象属于现代文明中的糟粕文化。长江大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安全防护,在桥上随意涂写与桥梁本身的功能以及审美价值不相符合。年轻人表达爱情的心意是可以理解和值得肯定的,作为一种表达爱情的载体或符号应该是在符合社会文明,不影响市容和不毁坏公共设施的前提下进行。 尚重生表示,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刻在心里,而不是通过这种肤浅的方式表示。尚教授建议年轻人,如果希望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感情,可以通过邮件或书信的方式,这样也会显得更加浪漫。 ■相关链接 行人游客对此意见不一 记者随机采访了大桥上路过的10多位游客。多数游客认为,在大桥上随意涂鸦有碍市容不提倡这种做法。 来自山东的李先生说,第一次来武汉,感觉大武汉的整体环境不错,长江大桥作为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护栏上随处可见一些比较低俗的涂鸦作品,实在有损城市形象。 河北的贾小姐说,现在很多公共设施上都会看到一些人的随手涂鸦,其中以“爱情宣言”居多,她认为爱情是件非常私密的事情,拿到公共场所炫耀不太妥当。 本地的夏先生认为,这种行为应该加以谴责和批评。长江大桥作为公共设施,随意涂鸦,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很多人去外地旅游时,总希望留下自己的印记,在公共设施上乱刻乱画。他对这样的行为很反感。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严惩类似行为。 也有一些游客持事不关己的态度。来自福建的张先生称,涂鸦属于个人喜好,自己无权干涉别人的事情。 还有一部分游客认为,在桥梁刻下爱情宣言,是两人爱情的见证。来自江苏的孙小姐表示,自己和男朋友每到一处风景区,都会留下两人爱情的印记,这是一种“非常浪漫”的表达方式。 本报2010年2月24日报道:武汉植物园内有一株本地年龄最大、体积最大的珍贵植物——皇冠龙舌兰,上面被人乱七八糟地刻下了102个名字,以表示自己曾到此一游,看得人心里很不舒服。 当时,被“文身”毁容的那株龙舌兰移植武汉已有20多年。令人遗憾的是,自从20年前有人偷偷刻上第一个名字,在上面刻字留念就一发不可收拾。管理人员也曾考虑将被刻叶片剪去,但由于刻字者屡禁不止,于是就留下来当作“反面教材”,“希望广大游客能手下留情,文明赏花”。 本报的这组连续追踪报道当时引发了强烈社会反响,广大读者纷纷来电谴责刻名者。最终,有少数刻名者站了出来,公开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