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国网讯 (记者张景)8月4日,光影中国网四川站组织的“大凉山-尼姆、约纱茨”拍摄活动圆满成功,20人参加了本次拍摄活动。
生活在大凉山,幸福其实也简单,不奢求,不卑微。赶集路上,络绎不绝的脚步,总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欢笑打上幸福的印迹。走在泥土路上,路过不大的村庄,和亲人一样打个招呼,他们不会排斥或拒绝一个友善的异乡人。路上迎面相遇,最好能敬上一支烟;蹲下身去跟小朋友戏耍,并准备点小吃食;路过正在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不妨进去坐一坐,喝一碗醇香的米酒。你可以是游子,也可以是过客,更可以是走村串寨的采风人。只要带着微笑上路,你就是彝族人的朋友,进到彝族人的家,你就是尊贵的客人。
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爽好客的风俗让乡情清纯如水,热情似火。心怀感恩,心生敬畏,这就是可以让心灵寄托的大凉山。每次进去,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那里有土山鸡、小黑猪、烤土豆、剪羊毛、纺毛线,还有最美的服饰,最美的阿咪子,最好听的歌,最亮眼睛的黄伞,能够驱散乌云阴霾。
“尼姆、约纱茨”,光影中国网四川站摄影团队已经来过两次了,是美姑县特有的传统节日,意为剪羊毛。相传彝族人的祖先依靠羊毛,纺织成线做成查尔瓦穿在身上,防寒又保暖。现象养羊人家每到夏天,聚集在村落或草场,通过当地毕摩祭祀祈祷的礼仪,祈求来年五畜兴旺,渐渐发展成为斗羊、斗牛、赛马、摔跤等民俗盛会。
本次组织的摄影七天“尼姆、约纱茨”的采风活动,由副院长陈力担任摄影指导。20多名队员士气高昂,在客车不能上山的情况下,租用当地的面包车,每天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近百公里,大家克服了高原缺氧和烈日的暴晒,起早摸黑,从早上的5点多钟出发,到晚上擦黑了才收工,头天累得精疲力尽,第二天又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发了。 走近大凉山, 只不过是回到了摄影的后花园,有梦里依稀的家,不会告别大凉山,因为寻找的心从未走远。大凉山,家的感觉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