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查看: 2456|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拍出烟雾缥缈的摄影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3-1-15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然雾的种类及拍摄技巧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出现最多的时候是春季二至四月间及秋冬的早晨。
辐射雾
由地面辐射冷却形成,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在气象上叫辐射雾。辐射雾是风光摄影中较为理想的,因为这种雾多出现在沟谷中,悬浮于地表。一方面,一些高点能够显露出来,作品可以富有层次;另一方面,天气晴朗,容易拍到美妙的逆光效果。由于这种雾气多在清晨出现,所以摄影师应该在日出前赶往拍摄地点。另外,雾的形态在微风吹拂下也是不断变化的,最好等到晨雾散去再结束拍摄,以免错失良机。
    这幅作品摄于夏季,地点为河北坝上。选择侧逆光位置,等待日出的瞬间,雾气变成了橙红色,近景与远景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中景和远处的丘陵有隐有现,产生了富有旋律的美感,犹如仙境一般。在构图时,作者没有纳入天空,因为过亮的天空会分散观众对主体的注意力,光比也更难控制。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30 收起 理由
邓州老张 + 3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QQ好友和群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空间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赞 踩
南阳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0:27 | 只看该作者
平流雾
低空较大范围暖湿空气流向较冷的地面时,在地面附近产生水汽凝结而成,这在气象上叫平流雾。平流雾形成范围较广,往往成片出现,它一般也是天气由晴转雨的征兆。这种雾通常出现在深秋初冬的早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范围大,雾较浓,厚度较大,有时可达几百米。出现平流雾时常伴有层云、碎雨云和毛毛雨等天气现象。
    这幅作品摄于深秋, 地点为浙江省象山县。此种雾不是浮在地表,而是有一定的高度,一些高层建筑和较高的山峰还可以露出,拍摄时选择一个高点,就很可能看到远景的层次。作者在28 层高楼上拍摄,高层建筑和远山被雾融合在一起,非常奇妙。
    这幅作品摄于深秋,地点为苏州天平山。走进主体拍摄,利用近实远虚的空气透视原理,可以让主体清晰,背景清淡,同时叶子的暖色让主体更加突出。需要注意的是,在浓雾天气下,应尽量靠近主体,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拉近主体,雾气会对主体的清晰度产生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0:28 | 只看该作者
混合雾
有时兼以上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或者说,两种温度不同的未饱和气团混合而形成的雾叫混合雾。此种雾范围更大,高低空分布较为均匀,能见度较低,不容易表现出层次。此种情况,往往会让人放弃拍摄,其实,这样的雾中也能拍出富有独特韵味的好作品。离主体近一些,或者利用主体跳跃的颜色,一样能突出主体。如上图,远处的背景虽然看不清,但却能营造朦胧的意境。雾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混合雾有时候可由平流雾转化而来。
    这幅作品摄于初冬,地点为北京沙河水库醉湖。冷空气与温暖的湖水相遇,产生了许多雾气,镜头直接对着太阳拍摄,以芦苇做前景,形成了这样一幅光影美妙、气氛浓郁的画面。
蒸发雾
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时,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水面蒸发的大量水汽,与水面附近的冷空气相遇便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下半年发生于水塘周围。冬季,一些水电站的下游和有温水流入的湖里也容易出现这种蒸发雾。
    这幅作品摄于初冬,地点为浙江新安江水电站下游。利用侧逆光,阳光的光柱恰好打在主体上,同时又把雾气勾勒出来,雾与光的结合,既烘托了气氛又突出了主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0:28 | 只看该作者
烟雾
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锅炉供暖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分布比较均匀。这样的时间,雾中的有害物质比较多,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除非特别想拍摄。
    这幅作品拍摄于冬季,地点为山西太原。前景与远景的对比,使近处人物相对清晰,克服了浓雾中能见度低的问题,成功地表现了空间感和层次感,朦胧的画面及黑白影调的处理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5 20:43 | 只看该作者
{:7_296:}欣赏支持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15 20:50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15 20:56 | 只看该作者
{:7_296:}{: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15 21: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15 21: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15 21:3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15 21:3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15 22:3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15 22:5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7_2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16 07:3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支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16 08:2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欣赏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