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首 页   |   行摄风光   |   人物人像   |   人文纪实   |   生态微距   |   鸟类摄影   |    影赛园地 
新手图集    舞台摄影手机摄影摄友聊吧地区分站每日签到图片库                  
楼主: 云追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微距摄影的理论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35 |
三、几个重要问题  1、对待拍摄主体的态度
  往大了说,这是一个自然观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拍这些花花草草?因为它们美丽,因为它们能够触动我们内心对美丽的向往。它们为什么美丽?因为它们自然,是天创之美。再美丽的工艺品还是工艺品,不能替代纷飞于花丛中的蝴蝶。当我得知某副作品是来自“摆拍”的时候,它在我心目中的美感就大打折扣。美是一种心里反应,是多因素的。
  早期的动物微距摄影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有一部分人采用处死、冰冻等非常规手段,这些手段受到越来越多自然摄影师的摒弃,因为它们违背了自然摄影的初衷。
  除了人工种植的花草,所有的拍摄物体都应该在其自然状态下拍摄,这就是我的观点。
  2、我的微距拍摄过程
  在这里我只是介绍我自己拍摄微距的过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法,没有金科玉律需要遵守。
  我近期经常使用的配置包括:Nikon F801S,Nikkor AIS 200 macro (1:2),Nikon SB24 闪光灯,Kirk flash bracket (蝶型支架),Gitzo 1228M 三脚架, Gitzo 1276球头,Nikon 3T 近摄镜,Nikon SC-17 闪光同步线,Fuji Velvia反转片。
  (1) 由于Nikkor AIS 200微距镜头不能达到1:1的放大倍率,我首先需要判断拍摄物体是否需要加3T近摄镜,对于中到大型的蝴蝶是不需要加近摄镜的,可以用菜粉蝶(或称白粉蝶、菜白蝶等等,北京最常见的蝴蝶之一,春天最早出现)作为参照物,小于这个大小的昆虫一般需要加近摄镜。
  (2) 根据被摄物的环境背景判断是否需要表现背景:
  A、需要(背景离主体较远);
  a、为了表现背景一般都需要比较慢的速度,所以我会选择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特别是对于200mm的长镜头,三脚架的作用至关重要。
  b、根据需要的放大倍率进行构图、对焦于被摄主体;
  c、相机调至M档,点测或中央重点测光,设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于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
  d、在不重新调焦的情况下对背景中的中性灰部分点测光,根据设想的背景的色调设定快门值(强调不重新调焦是因为调焦会改变镜头内部镜筒的实际长度,此时曝光组合是在变化的);
  e、重新回到原先的构图位置;
  f、调节闪光灯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镜头前端的上方,使镜头轴线、闪光灯方向与被摄物之间的角度成30度左右;
  g、调节闪光灯:将闪光灯设置在TTL档位置。对于部分老机身,SB24无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议大家配置与机身配套的闪光灯。
  h、设置机身自拍时间为2-3秒,启动自拍完成拍摄。
  B、不需要(背景离主体很近,如主体在地面或叶面上;或者故意创造黑暗背景的效果);
  a、在能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我会尽量使用;
  b、仍然有很多情况无法使用三脚架,此时由于F801S具有1/250秒的闪光同步速度,可以胜任手持拍摄;
  c、(同前)根据需要的放大倍率进行构图、对焦于被摄主体;
  d、(同前)相机调至M档,点测,设定所需光圈值(一般小于11,即11、16、22,很少使用32);
  e、根据被摄物体的色调以及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补偿或闪光补偿(如:对于大面积的沙质地面、浅色花瓣等情况,酌情+2/3至1档);
  f、(同前)调节闪光灯在蝶型支架上的位置,一般是在镜头前端的上方,使镜头轴线、闪光灯方向与被摄物之间的角度成30度左右;
  g、调节闪光灯:将闪光灯设置在TTL档位置。对于部分老机身,SB24无法使用TTL功能,所以建议大家配置与机身配套的闪光灯。
  h、完成拍摄。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35 |
 3、焦点和景深的控制  焦点和景深的控制是微距摄影中最难掌握的技术之一。
  焦点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选取画面上最吸引人的部分,也就是你最想表现的部分。对于动物主体来说,应该使眼睛尽量清楚。即使是对于昆虫这样微小的生物,没有眼睛的片子就缺少了灵气。当然,这需要一些昆虫的知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准确地找到眼睛的位置。
  焦平面的选择应该尽量与动物身体的轴向一致,对于蝗虫一类的长型昆虫,焦平面一般应与身体平行,对于展开翅膀的蝴蝶,应该使翅的平面与焦平面平行,这是昆虫“标准相”的拍法儿。当然你可以为达到某种效果选择其它的方式,比如下图。不要小看焦平面的选择,这需要很深的功力,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摄影师,他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花费在精确地寻找焦平面上,而不是测光或其它。很多情况下,如果焦平面选错了,你的片子就已经废了,再巧妙的构图、再精确的测光也无济于事。
  

  N F801S、N AIS200mac、3T、Ektachrome 64、M、22、1/250、TTL Flash
  

  N F801S、N AIS200mac、Velvia、M、22、1/250、TTL Flash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36 |

  N 801S、N AIS200mac、Kodak EB100、11(or 16?)、1/250、TTL Flash
  
  景深在微距摄影中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当放大倍率达到1:2以上时,景深就变得非常的小,对于长焦距镜头更是如此。比如上面这张蝗虫的照片,景深小得非常难以控制(光圈为11)。我在拍摄中尽量使用小光圈,比如16、22等,很少大于8。使用小光圈所带来的光线不足由闪光灯弥补。
  当然,景深的选择也不是一味求大,下面这个例子有一定的说服力。
  

  200mm macro、16、1/60、Cam comp -0.3
  

  200mm macro、5.6、1/500、Cam comp +0.3
  左图的背景比较杂乱,大景深的作用使主体与背景混淆在一起。右图则克服了这个缺点。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照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竹节虫的拟态,则左图反而更为贴切。如果为了说明竹节虫的形态,则右图更为清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36 |
 

  4、光线的控制

  微距摄影的光线控制本质上是调节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比例,这在前面已经通过例子讲过了。如果说普通摄影是用闪光补自然光,那么很多情况下,微距摄影是用自然光来补闪光,正好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使用闪光灯能够使主体更突出、更有活力。

  比较一下这两种光的差别。

  自然光人造光

  方向不易控制,容易产生阴影。太阳光不总是能照亮物像平面的所有细节,容易产生阴影。这一点在昆虫摄影中经常遇到,运动的主体经常变换角度,很难找到最佳位置。而最佳照明角度又不一定是最佳拍摄时机。控制自然光方向的方法是使用反光板。但是对于单人的拍摄过程,在拍摄活动主体时几乎是没有机会使用反光板的。可控制,可以照亮细节。

  闪光的角度可以人为控制,可以在任何时机提供均匀和不同强度的光,为抓拍主体的最佳状态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单人控制比较方便。

  对于色彩

  的表现自然,有时趋于平淡。

  太阳提供的光,显然是最自然的。比较下面两张片子,可以发现它们对于色彩还原的差异。对于这一点我也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请各位DX指点。不太自然,一定情况下饱和度高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2"

  





  N F801S、N AIS200mac、3T、Velvia、Tripod、M、22、1/250、TTL Flash

  请注意蜻蜓身体以及叶子的颜色。右图使用了闪光灯,色彩明显比左图饱和。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0:37 |
 5、昆虫微距摄影的一些经验  昆虫摄影成功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技术,首要的是需要了解所拍摄主体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机拍摄最容易。
  关于昆虫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和经验积累,当然书籍也是重要的知识来源。这些不是本文着重探讨的内容。
  拍摄昆虫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是露水蒸发之前的清晨,以及日落到天黑前的时间段!如果注意统计一下微距摄影的作品,就会发现大多数好片子都出自上述2段时间。大部分有背景的片子都是早晨拍摄的。
  很多昆虫夜间栖息在杂草、树叶或灌丛的隐蔽位置,由于温度的下降,它们整夜不动。早晨的露水使它们更是举步为艰。然而这个时刻正是摄影的绝佳机会,几乎每个拍摄微距的摄影师都会有一些类似的作品。即使在露水蒸干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昆虫仍然不能自由活动,直至太阳赋予它们充足的能量。静止的昆虫为摄影师提供了高度的创作自由。上面的两幅蜻蜓就是在清晨拍摄的,我在头天的傍晚发现了它,第二天早晨不慌不忙地进行拍摄。同样的道理,日落到天黑的时间昆虫减少了活动,寻找栖息场所以渡过黑夜,但是这时的昆虫仍然具有很高的警惕性,它们本能地躲避镜头的追踪,通常会躲到叶子的反面。
  要想在昆虫最活跃的时间拍摄它们,最好是借助闪光灯,用小光圈、高速度来凝固它们的活动。
  以上是我对微距摄影,特别是昆虫微距摄影的一些体会,不当指出请各位DX指正。              【摄影技巧
21
发表于 2013-5-29 21:38 |
学习,支持,谢谢老师分享!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06:27 |
时光章【光影】 发表于 2013-5-29 21:38
学习,支持,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你的关注  分享
23
发表于 2013-5-30 10:14 |
浏览欣赏支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5-30 11:41 |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3-5-30 10:14
浏览欣赏支持!

谢谢你的关注  分享
25
发表于 2013-5-30 20:33 |
提高素养,学习学习再学习!{:7_296:}{:7_296:}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5-31 07:16 |
四季风-行走之中 发表于 2013-5-30 20:33
提高素养,学习学习再学习!

谢谢你的关注  分享{:soso_e160:}
27
发表于 2013-5-31 15:34 |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28
发表于 2013-5-31 20:47 |
浏览欣赏学习支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06:44 |
娄群才 发表于 2013-5-31 15:34
谢谢分享,浏览支持。

早上好 谢谢你的关注分享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06:44 |
老兵新手 发表于 2013-5-31 20:47
浏览欣赏学习支持!

早上好 谢谢你的关注分享
公司简介 | 合作联系 | 广告服务 | 加入光影中国 | 帮助中心 | 服务中心 | 使用条款 | 意见反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